拥旄
yōng máo
  • 拼 音:yōng máo
  • 注 音:ㄩㄥ ㄇㄠˊ
  • 繁体字:
  • 基本解释

    ◎ 拥旄 yōngmáo
    [taken flag with yak's tail and controled some land by anciene military officer] 古代武官持旄节专制一方
    拥旄万里。——南朝梁· 丘迟《与陈伯之书》

  • 详细解释

    持旄。借指统率军队。《文选·丘迟<与陈伯之书>》:“朱轮华轂,拥旄万里,何其壮也。” 李善 注:“ 班固 《涿邪山祝文》:‘杖节拥旄,征人伐鼓。’” 南朝 梁 虞羲 《咏霍将军北伐》:“拥旄为 汉 将,汗马出长城。” 唐 骆宾王 《从军中行路难》诗:“将军拥旄宣庙略,战士横行静夷落。” 清 昭槤 《啸亭续录·明春二公论战》:“ 春将军 寧 亦世代拥旄者,言对敌如角觝然,觉稍势异,即放手再与之扑,不然必颠仆矣。”

  • 基本含义
    指众多人拥护、追随某个领袖或者支持某个事物。
  • 详细解释
    拥旄是一个形容词,用来形容许多人团结一致地支持或者追随某个领袖、事物或者主张。这个成语的意思是指人们齐心协力,共同支持同一个目标,形成强大的力量。
  • 使用场景
    拥旄通常用于形容政治、团体或者社会活动中的人们团结一致,齐心协力地支持某个领导或事物。这个成语可以用于写作、演讲、讨论或者描述团队合作的场合。
  • 故事起源
    拥旄这个成语起源于中国古代的军事制度。在古代战争中,将军或者统帅的旗帜上会插上一根长长的旄,用来标志其身份和指挥所在。当士兵们团结一致地拥护将军,追随其指挥,他们就会围绕将军的旄旗集结,形成强大的战斗力量。因此,拥旄成为了形容众人团结一致地支持领导的成语。
  • 成语结构
    拥旄由两个部分组成,分别是“拥”和“旄”。其中,“拥”表示众多人团结一致地支持,而“旄”则表示将军的旗帜。
  • 例句
    1. 在这个团队中,大家拥旄一心,共同努力,终于完成了艰巨的任务。2. 这位领导深得民心,受到了广大群众的拥旄。3. 在这场比赛中,观众们纷纷拥旄支持自己喜欢的选手。
  • 记忆技巧
    将“拥旄”的发音与“勇猫”相近,可以联想到士兵们团结一致,就像勇敢的猫一样,共同支持领导。
  • 延伸学习
    如果你对中国古代军事制度和战争历史感兴趣,可以深入了解古代将军的旗帜和军队的组织结构。举例不同年龄层学生对这个词语的造句:1. 小学生:我们班同学们拥旄支持班长,一起努力学习。2. 中学生:全校学生拥旄参加了运动会,为自己的班级争取荣誉。3. 大学生:大家拥旄支持学校的社团活动,共同打造丰富多彩的校园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