衡言
héng yán
  • 拼 音:héng yán
  • 注 音:ㄏㄥˊ ㄧㄢˊ
  • 繁体字:
  • 基本解释

    平正之言。《大戴礼记·曾子制言下》:“天下有道,则君子訢然以交同;天下无道,则衡言不革。” 卢辩 注:“衡,平也。言不苟合也。” 孔广森 补注:“平言,不危言也。” 南朝 梁 任昉 《出郡传舍哭范仆射》诗:“运阻衡言革,时泰玉阶平。”

  • 基本含义
    指言辞合乎情理,公正无私。
  • 详细解释
    衡言是一个由两个字组成的成语,其中“衡”指衡量,比较;“言”指言语、言辞。衡言的基本含义是指言辞合乎情理,公正无私。它强调了说话时应该客观、公正、恰当,不偏袒、不偏离事实和道义的原则。衡言要求说话者在表达观点时要有逻辑性和公正性,不偏私情,不偏袒一方,不偏离事实,以求说服力和公正性的完美结合。
  • 使用场景
    衡言常用于形容一个人的言辞公正无私,能够以客观的态度分析问题,不带偏见地表达观点。这个成语可以用来夸奖一个人在言辞表达方面的优秀能力,也可以用来提醒自己在言辞表达时要保持公正和客观。
  • 故事起源
    关于衡言的故事并不多见,但在古代文献中有一则与之相关的故事。相传战国时期,齐国有一位名叫晏婴的政治家和军事家,他非常重视言辞的准确和公正。有一次,晏婴与人争论一件事情,对方使用了不公正的言辞,但晏婴却能够以公正的态度进行辩论,最终取得了胜利。这个故事传承下来,成为了形容言辞公正无私的成语——衡言。
  • 成语结构
    衡言由两个字组成,是一个形容词性的成语。
  • 例句
    1. 他在辩论中总是能够以衡言的态度表达自己的观点。2. 这篇文章的立论非常衡言,值得一读。
  • 记忆技巧
    可以将“衡言”与“衡量言辞”的意思联系起来,想象一个人在衡量言辞的天平上,将公正和合理放在一边,将偏见和不合理放在另一边,从而形成衡言的意象。
  • 延伸学习
    可以进一步学习其他与言辞和公正相关的成语,如“公正无私”、“明辨是非”等,以丰富词汇和提升语言表达能力。举例不同年龄层学生对这个词语的造句:1. 小学生:老师教育我们要在讨论问题时保持衡言的态度。2. 初中生:作为学生干部,我要在处理问题时始终坚持衡言的原则。3. 高中生:在辩论赛中,我们需要运用衡言的技巧来表达自己的观点。4. 大学生:作为一名大学生,我们应该具备衡言的能力,以求真理和公正。5. 成人:在社会中,我们要学会运用衡言的方式与他人进行交流和辩论,以达成共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