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山
  • 拼 音:
  • 注 音:
  • 繁体字:
  • 基本解释

    《转山》改编自同名畅销书,原著记录了作者谢旺霖骑行2000多公里到达西藏的旅程,这个崇尚自由的流浪故事令无数年轻人向往。电影《转山》想传达给人的是一股梦想和不屈的力量。 

     

    故事大纲:根据谢旺霖同名畅销小说改编,真人真事为蓝本。 一个24岁的台湾年轻人,在寒意渐生的10月,为了帮助哥哥完成遗愿,从丽江出发,独自骑行穿越平均海拔超过3500米,近2000公里,落差起伏多次大于1000米“高原之路”。

     
  • 基本含义
    指能够移动山脉,形容人的能力非常强大,能够克服困难,达到不可能的目标。
  • 详细解释
    成语“转山”源自于中国古代神话故事《愚公移山》。故事中,愚公为了方便出入,决定移动挡住他家门口的两座大山。虽然别人嘲笑他的愚蠢,但他和家人坚持不懈地努力,最终得到了神仙的帮助,成功移山。这个成语形容一个人具有顽强的毅力和不屈不挠的精神,能够克服困难,完成看似不可能的事情。
  • 使用场景
    常用于形容一个人在面临困难和挑战时,不畏艰难,坚持不懈地努力,最终成功达成目标。也可以用来鼓励他人,表达对他们坚持努力的赞美和支持。
  • 故事起源
    成语“转山”起源于中国古代的神话故事《愚公移山》。这个故事讲述了愚公为了让家人方便出入,决定移动挡住他家门口的两座大山。虽然别人嘲笑他的愚蠢,但他和家人坚持不懈地努力,最终得到了神仙的帮助,成功移山。这个故事成为了中国文化中坚持不懈、勇往直前的象征。
  • 成语结构
    动词+名词。
  • 例句
    1. 他在困境中展现出了转山的精神,最终战胜了所有困难。2. 这个项目非常艰巨,但只要我们拿出转山的决心,一定能够成功。
  • 记忆技巧
    可以想象愚公移山的故事情景,想象自己也具备移山的能力,从而记住这个成语的含义。
  • 延伸学习
    可以了解更多有关中国古代神话故事和成语的知识,深入探索中国文化的丰富内涵。举例不同年龄层学生对这个词语的造句:1. 小学生:我要像愚公一样,拥有转山的力量,努力学习,成为优秀的学生。2. 初中生:面对高考的压力,我们要以愚公移山的精神,坚持不懈地备考,争取取得好成绩。3. 高中生:转山的决心使我克服了各种困难,成功地完成了这个科学实验。4. 大学生:在创业的道路上,我们要有愚公移山的勇气和毅力,不断追求自己的梦想,实现人生的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