絮袄
xù ǎo
  • 拼 音:xù ǎo
  • 注 音:ㄒㄩˋ ㄠˇ
  • 繁体字:
  • 基本解释

    内充丝绵或棉絮的冬季上衣。《水浒传》第十回:“向的是兽炭红炉,穿的是绵衣絮袄。” 清 郑燮 《真州杂诗》之二:“山花雨足皆含笑,絮袄春深欲换綈。”《儿女英雄传》第三三回:“难道此时倒弃了这个,另去置絮袄布衣的不成?”

  • 基本含义
    形容言辞空洞、不着边际或无实质内容。
  • 详细解释
    絮袄源自于中国古代的民间传说。传说中,有一个人穿着一件薄绸子做的衣服出门,当他走过一片棉花地时,一阵风吹起,棉絮飘落到他的衣服上。回到家后,他不小心把衣服放在了火炉上,当火炉里的火烧起来时,衣服上的棉絮被烧毁了,只剩下了空空的衣壳。因此,絮袄就成了形容空洞、不着边际或无实质内容的词语。
  • 使用场景
    絮袄常用于形容某种言辞或文章没有实质内容,只是空洞的说辞。可以用来批评那些只会说空话、没有实际行动的人。
  • 故事起源
    关于絮袄的起源,有多种不同的传说和故事。其中一种传说是上面提到的关于棉絮的故事。另外,还有一种说法是絮袄源自于古代的民间故事《宋江三打祝家庄》中的一个情节。在故事中,宋江遇到了一个自称能飞天遁地的人,但实际上他只是个吹牛大王,只会说空话,没有实际行动。
  • 成语结构
    絮袄是由两个词组成的,结构简单明了。
  • 例句
    1. 他说了很多大话,但实际上都是絮袄而已。2. 这篇文章没有实质内容,都是些絮袄之词。
  • 记忆技巧
    可以通过联想来记忆絮袄这个成语。想象一个人穿着一件空空的衣壳,这个衣壳里面没有棉絮,只有空洞的空间,表示言辞空洞、无实质内容的意思。
  • 延伸学习
    了解更多与絮袄相关的成语,如“絮絮叨叨”、“絮絮不休”等。这些成语都与言辞空洞、啰嗦无实质内容有关。举例不同年龄层学生对这个词语的造句:1. 幼儿园学生:老师讲的故事太絮袄了,没有意思。2. 小学生:我不喜欢写絮袄的作文,要写有实际内容的。3. 初中生:他说了很多絮袄之词,却没有实际行动。4. 高中生:这篇文章太絮袄了,没有深度,没有触动我内心的地方。5. 大学生:在辩论赛中,不能只说絮袄之词,要有实质性的论据支持。希望这个学习指南能够帮助你更好地理解和记忆“絮袄”这个成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