烘笼
hōng lóng
  • 拼 音:hōng lóng
  • 注 音:ㄏㄨㄥ ㄌㄨㄙˊ
  • 繁体字:
  • 基本解释

    ◎ 烘笼,烘笼儿 hōnglóng,hōnglóngr
    (1) [bamboo-frame dryer]∶竹片、柳条或荆条等编成的笼子,罩在炉子或火盆上,用来烘干衣物
    (2) [hand warmer]〈方〉∶烘篮

  • 英文翻译

    1.roaster

  • 详细解释

    (1).罩在火炉或火盆上的笼子。用以烘干衣物。多用竹或柳条编成。《水浒传》第五六回:“另用一箇小黄帕儿,包着一条双獭尾荔枝金带,也放在包袱内,把来安在烘笼上。”
    (2).即烘篮。 李劼人 《死水微澜》第六部分三:“ 蔡大嫂 的烘笼放在脚下。” 克非 《春潮急》二七:“老太婆连忙把自己方才踏脚的烘笼提起来,顺手捡个篾片拨一拨。”参见“ 烘篮 ”。

  • 基本含义
    用火烘烤饼干或者其他食物。
  • 详细解释
    烘笼是指用火烘烤饼干或其他食物的过程。这个成语也常用来比喻对人进行严厉的教育或训练。
  • 使用场景
    可以用于描述对学生进行严格教育、训练或者磨练的情境。也可以用于形容对某人进行严厉批评或指责的情况。
  • 故事起源
    烘笼这个成语的起源可以追溯到古代中国。在古代,人们烘烤食物时会用到一种特殊的工具,这个工具就是烘笼。烘笼由竹子编制而成,可以放入食物并用火进行烘烤。烘笼的使用需要掌握一定的技巧和经验,否则食物可能会烤糊或者烤不熟。因此,烘笼也成为了一种严格的教育和训练的象征。
  • 成语结构
    烘笼是一个由两个汉字组成的成语,没有特殊的结构。
  • 例句
    1. 老师对学生进行了严厉的烘笼,希望他们能够更加努力学习。2. 领导对员工进行了一次严厉的烘笼,希望能够提高他们的工作能力。
  • 记忆技巧
    可以通过联想记忆的方式来记忆这个成语。可以想象一个烘笼,里面放着很多食物,被火烤得香喷喷的。这样的场景可以帮助我们记住这个成语的意思。
  • 延伸学习
    可以通过学习其他与烘笼相关的成语来扩展对这个主题的了解,比如“火烧眉毛”、“火上加油”等。举例不同年龄层学生对这个词语的造句:1. 小学生:老师对我们进行了严格的烘笼,要求我们每天都要完成作业。2. 初中生:我的父母对我进行了一次严厉的烘笼,希望我能够更加努力学习。3. 高中生:老师对我们进行了一次严厉的烘笼,希望我们能够取得好成绩。4. 大学生:老板对我们进行了一次严格的烘笼,要求我们要提高工作效率。5. 成年人:我对自己进行了一次严厉的烘笼,决定要更加努力工作,提高自己的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