志在四方
  • 拼 音:
  • 注 音:
  • 繁体字:
  • 详细解释
  • 词语解释
    zhì zài sì fāng ㄓㄧˋ ㄗㄞˋ ㄙㄧˋ ㄈㄤ

    志在四方 

    谓志向远大,不株守于一地。《东周列国志》第二五回:“妾闻男子志在四方,君壮年不出图仕,乃区区守妻子坐困乎?” 清 顾炎武 《与三侄书》:“若志在四方,则一出关门,亦有建瓴之便。” 宋庆龄 《把培养革命后代的责任担当起来》:“从小鼓励他们志在四方,而不是留恋乡土。”

  • 基本含义
    有远大抱负,志向广阔,希望得到更大的发展和成功。
  • 详细解释
    志在四方是一个形容词性成语,表示一个人的志向或抱负非常远大,有征服四方天下的雄心壮志。这个成语强调个人的远大抱负和广阔的志向。
  • 使用场景
    常用于形容有远大抱负的人,特别是那些有野心和雄心壮志的人。可以用来形容企业家、政治家、科学家等有追求的人。
  • 故事起源
    《左传·哀公十七年》中记载了鲁国大夫颜渊的故事。颜渊是孔子的学生,他的志向非常远大,希望能够在四方展现自己的才能。这个故事被后人用来形容有远大抱负的人,成为了成语“志在四方”的来源。
  • 成语结构
    动宾结构,动词“志在”表示“志向在于”,宾语“四方”表示“天下、世界”。
  • 例句
    1. 他年轻时就立下志在四方的豪言壮语。2. 她的志在四方,希望能够通过自己的努力在国际舞台上获得成功。
  • 记忆技巧
    可以将“志在四方”与一个人站在广阔的地方,展望四方天下的场景联系起来。这样的场景可以帮助记忆这个成语的含义。
  • 延伸学习
    可以进一步学习其他与志向和抱负相关的成语,例如“雄心勃勃”、“志存高远”等。举例不同年龄层学生对这个词语的造句:1. 小学生:我长大了要志在四方,成为一名科学家,为人类做出贡献。2. 初中生:我志在四方,希望将来能够成为一名优秀的企业家,为社会创造价值。3. 高中生:我志在四方,将来要成为一名优秀的政治家,为国家和人民贡献力量。4. 大学生:我志在四方,希望能够在国际舞台上展现自己的才华,成为一名国际知名的专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