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津
guān jīn
  • 拼 音:guān jīn
  • 注 音:ㄍㄨㄢ ㄐㄧㄣ
  • 繁体字:
  • 基本解释

    ◎ 关津 guānjīn
    [pass and ferry] 水陆交通必经的要道,关口和渡口,泛指设在关口或渡口的关卡
    吏民出入,持布钱以副符传。不持者,厨传勿舍,关津苛留。——《汉书·王莽传》

  • 详细解释

    (1).水陆要道的关卡。《汉书·王莽传中》:“吏民出入,持布钱以副符传,不持者,厨传勿舍,关津苛留。” 唐 白居易 《论行营状》:“茶盐估价,有司并已增加;水陆关津,四方多请率税。” 赵朴初 《滴水集·<读唐人送金城公主诗次韵>之二》:“雪岭锁关津,冰川阻锦轮。”
    (2).指据守关卡的官吏。《资治通鉴·后梁太祖开平元年》:“军士或思乡里逃去,关津輒执之。” 胡三省 注:“关,往来必由之要处;津,济度必由之要处。”
    (3).比喻学说的精髓。 宋 杨万里 《题临川李才经文稿》诗:“圣经贤传紧关津,骚客诗家妙斧斤。”

  • 基本含义
    关津意为通过关口、渡口,比喻解决重大问题或关键难题。
  • 详细解释
    关津源自中国古代传说。关津一词中的“关”指的是关口,即边界的关卡,“津”指的是渡口,即河流的渡口。关津成语的意思是通过关口或渡口,比喻解决重大问题或关键难题。它强调了克服困难和突破障碍的意义。
  • 使用场景
    关津通常用于形容解决重大问题或关键难题时。例如,在工作中遇到困难时可以说“我们需要找到一个关津,解决这个难题”。
  • 故事起源
    关津的起源可以追溯到中国古代的传说故事。据说,在古代,有一条大河阻隔了两个国家,两国之间的往来非常困难。为了解决这个问题,两国的人民共同努力,最终建造了一座大桥,使得两国之间的交流更加便利。这个故事中的桥被称为“关津”,后来成为了关津成语的来源。
  • 成语结构
    关津是一个由两个字组成的成语,其中“关”和“津”都是名词。
  • 例句
    1. 在这个项目中,我们需要找到一个关津,解决这个难题。2. 他是我们团队的关津,总能帮助我们克服困难。
  • 记忆技巧
    可以将关津成语与桥梁的形象联系起来,想象在困难的时候,有一座坚固的大桥帮助我们解决问题。
  • 延伸学习
    如果你对关津成语感兴趣,可以学习更多与解决问题和克服困难相关的成语,如“渡劫”、“过河拆桥”等。举例不同年龄层学生对这个词语的造句:1. 小学生:我们需要找到一个关津,解决这个数学题。2. 初中生:老师是我们学习的关津,总能帮助我们解决难题。3. 高中生:高考是我们奋斗的关津,努力学习才能突破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