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详细解释
-
- 词语解释
- yú qǔ yǔ duó ㄧㄩˊ ㄑㄩˇ ㄧㄩˇ ㄉㄨㄛˊ
予取予夺(予取予奪)
见“ 予取予擕 ”。
-
- 基本含义
- 给予和夺取都在自己的掌握之中
-
- 详细解释
- 予取予夺表示一个人具有给予和夺取的能力,可以随意支配他人的财富、权力或地位。
-
- 使用场景
- 常用于描述一个人拥有强大的掌控能力,可以随心所欲地给予或夺取他人的东西。
-
- 故事起源
- 予取予夺这个成语的故事起源于《论语·公冶长》。公冶长是孔子的学生之一,他问孔子:“为什么有些人能够得到他们想要的东西,而有些人却不能?”孔子回答说:“予取予夺的能力取决于个人的智慧和能力,而不是命运。”
-
- 成语结构
- 予取予夺是一个四字成语,由两个意义相对的动词“予取”和“予夺”组成。
-
- 例句
- 1. 他是一个富有的商人,对于财富的予取予夺有着绝对的掌控能力。2. 这位政治家凭借他的权力,可以随意予取予夺他人的地位和荣誉。
-
- 记忆技巧
- 可以通过将“予取予夺”与“掌握自己命运”的概念联系起来,帮助记忆这个成语的含义。
-
- 延伸学习
- 可以通过学习其他与权力、掌控相关的成语,如“自主权”、“掌控一切”等,进一步扩展对于予取予夺的理解。举例不同年龄层学生对这个词语的造句:1. 小学生:我喜欢予取予夺我的玩具,但我也会分享给朋友。2. 初中生:他通过努力学习,予取予夺了高分排名第一。3. 高中生:政府的予取予夺权力让人民感到不满。4. 大学生:在商业竞争中,公司需要予取予夺市场份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