寒飈
hán biāo
  • 拼 音:hán biāo
  • 注 音:
  • 繁体字:
  • 基本解释

    寒冷的大风。 晋 袁山松 《菊》诗:“灵菊植幽崖,擢颖凌寒飈。” 明 许承钦 《风行至南阳湖》诗:“寒飈作意送征航,芦荻森森叫鴰鶬。” 刘大白 《春雪》诗:“让寒飈卷将冻雨,重来称霸。”

  • 基本含义
    形容寒风刺骨、寒冷刺人。
  • 详细解释
    寒飈是由“寒”和“飈”两个字组成的成语。寒指寒冷,飈指刺骨的寒风。寒飈形容寒风刺骨、寒冷刺人的情况,意味着天气极其寒冷,寒风凛冽。
  • 使用场景
    通常用于形容寒冷的天气,也可以用来形容严寒的环境。比如:冬天的北方地区经常会有寒飈刮过,让人感到十分寒冷。
  • 故事起源
    《晋书·卢毓传》中有一段描写:“吕蒙正出使吴,卒于寒飈。”这段文字描写了吕蒙在寒风中去世的情景。后来,人们将这个描写中的“寒飈”引申为形容极寒的天气。
  • 成语结构
    形容词+名词
  • 例句
    1. 冬天北方的寒飈让人感到十分寒冷。2. 雪花和寒飈一起飘落,寒冷的天气令人不敢出门。
  • 记忆技巧
    可以通过与寒冷天气相关的词语进行联想记忆,比如“寒飈刮过,天气寒冷”。
  • 延伸学习
    了解更多与天气相关的成语,如“风和日丽”、“大雪纷飞”等,可以更好地丰富词汇。举例不同年龄层学生对这个词语的造句:1. 幼儿园学生:今天寒飈刮得很大,我们都穿上了厚厚的棉衣。2. 小学生:寒飈刮过,树上的叶子都被吹落了。3. 初中生:北方的冬天经常有寒飈刮过,出门一定要穿得暖和。4. 高中生:寒飈凛冽的天气让人感到十分寒冷,室外活动要注意保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