雅俗共赏
  • 拼 音:
  • 注 音:
  • 繁体字:
  • 详细解释
  • 词语解释
    yǎ sú gòng shǎng ㄧㄚˇ ㄙㄨˊ ㄍㄨㄙˋ ㄕㄤˇ

    雅俗共赏(雅俗共賞) 

    谓兼具优美、通俗之品格,能为不同文化水平者欣赏。 明 孙仁孺 《东郭记·绵驹》:“闻得有 绵驹 善歌,雅俗共赏。”《红楼梦》第五十回:“这些虽好,不合老太太的意;不如作些浅近的物儿,大家雅俗共赏纔好。” 朱自清 《论雅俗共赏》:“然而又出现了‘雅俗共赏’这一个成语,‘共赏’显然是‘共欣赏’的简化,可是这是雅人和俗人或俗人跟雅人一同在欣赏,那欣赏的大概不会还是‘奇文’罢。”

  • 基本含义
    雅俗共赏是指高雅和通俗的事物能够共同被人们欣赏和喜爱。
  • 详细解释
    雅俗共赏是指不同的人对于高雅和通俗的事物都能够有共同的欣赏和喜爱。无论是高雅的文艺作品还是通俗的娱乐节目,只要能够引起人们的共鸣和喜爱,就能够达到雅俗共赏的效果。
  • 使用场景
    雅俗共赏这个成语可以用来形容一种文化现象或者艺术作品,即不管是高雅文化还是通俗文化,只要能够引起人们的共同喜爱和欣赏,就能达到雅俗共赏的目的。
  • 故事起源
    《礼记·中庸》中有一段话:“君子中庸,民之端也。思无邪也,不可及也。邦有道,不废;邦无道,免于刑戮。”其中的“君子中庸,民之端也”一句被用来形容雅俗共赏。
  • 成语结构
    雅俗共赏是一个由“雅”、“俗”、“共”、“赏”四个字组成的成语,其中“雅”和“俗”相对立,但通过“共赏”这一动作,形成了一种和谐统一的意境。
  • 例句
    1. 这部电影既有深刻的思想内涵,又具备通俗的娱乐性,真是一部雅俗共赏的佳作。2. 这个展览集合了高雅的绘画作品和通俗的摄影作品,实现了雅俗共赏的效果。
  • 记忆技巧
    可以将“雅俗共赏”拆分成“雅”、“俗”、“共赏”三个部分记忆。同时,可以联想到高雅的音乐和通俗的流行歌曲能够共同被人们欣赏和喜爱的情景,来帮助记忆这个成语。
  • 延伸学习
    进一步了解中国传统文化和现代流行文化,探索其中的高雅和通俗之间的关系,以及如何实现雅俗共赏的方式和方法。举例不同年龄层学生对这个词语的造句:1. 小学生:我们班上的舞蹈表演既有优美的舞姿,又有欢快的音乐,大家都觉得很好看,真是一次雅俗共赏的演出。2. 初中生:这本小说既有深入人心的情感描写,又有紧张刺激的情节,真是一部让人雅俗共赏的作品。3. 高中生:这个电影结合了历史背景和现代元素,既有深度的思考,又有轻松的娱乐,是一部雅俗共赏的佳作。4. 大学生:这场音乐会将古典音乐和流行音乐相结合,既有经典的乐曲演绎,又有现代的曲风,给观众带来了一次雅俗共赏的音乐盛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