招贤纳士
  • 拼 音:
  • 注 音:
  • 繁体字:
  • 详细解释
  • 词语解释
    zhāo xián nà shì ㄓㄠ ㄒㄧㄢˊ ㄣㄚˋ ㄕㄧˋ

    招贤纳士(招賢納士) 

    招引接纳贤士。 元 关汉卿 《哭存孝》第二折:“那其间便招贤纳士,今日个俺可便偃武修文。”《三国演义》第八回:“﹝ 孙策 ﹞招贤纳士,屈己待人,四方豪杰,渐渐投之。”《水浒传》第四四回:“ 戴宗 在筵上説起 晁 宋 二头领招贤纳士,结识天下四方豪杰……许多好处。” 郭沫若 《棠棣之花》第三幕:“倒也略略听见些风声,听说他在那儿招贤纳士。”

  • 基本含义
    指招募贤才和接纳人才,用来形容一个组织或者国家具备吸纳人才的能力。
  • 详细解释
    招贤纳士是由两个词语组成的成语,招指招募、吸引,指的是主动去寻找人才;贤指有才德的人,指的是有能力和品德的人才;纳指接纳、录用,指的是招募到的人才能够被组织或者国家接纳并利用。整个成语的意思是指一个组织或者国家具备吸纳人才的能力,并且能够有效地利用这些人才。
  • 使用场景
    招贤纳士这个成语可以用来形容一个组织、企业或者国家具备吸纳人才的能力和意愿,也可以用来形容一个人对于他人的才能和品德有很高的欣赏,并愿意给予机会和利用。
  • 故事起源
    招贤纳士这个成语的故事起源于中国古代的一个传说。相传,中国古代有一个国家叫做齐国,国君齐桓公非常重视人才,他对于有才德的人都非常欣赏并予以重用。有一次,齐桓公听说有一位叫管仲的人非常聪明能干,于是他亲自去拜访管仲并邀请他加入自己的朝廷。这个故事传开后,人们开始用“招贤纳士”这个成语来形容一个组织或者国家具备吸纳人才的能力。
  • 成语结构
    招贤纳士是一个由两个动词和一个名词组成的成语,结构比较简单。
  • 例句
    1. 这家公司一直秉承招贤纳士的原则,吸引了很多优秀的人才加入。2. 他的领导能力和才华使得他成为公司招贤纳士的首选人选。
  • 记忆技巧
    可以通过以下方式来记忆“招贤纳士”这个成语:将“招贤纳士”拆分成“招贤”和“纳士”,然后联想“招贤”表示招募人才,而“纳士”表示接纳人才。这样记忆起来就比较容易了。
  • 延伸学习
    可以通过了解中国古代历史中招贤纳士的故事,进一步了解这个成语的含义和背后的文化内涵。举例不同年龄层学生对这个词语的造句:1. 小学生:我们学校一直倡导招贤纳士的精神,希望每个学生都能发扬自己的特长。2. 初中生:我希望将来能够成为一名企业家,通过招贤纳士,为自己的公司带来更多的人才。3. 高中生:政府应该加大对于招贤纳士的支持力度,吸引更多的优秀人才为国家服务。4. 大学生:作为一名大学生,我希望通过自己的努力,将来能够为社会做出贡献,发挥招贤纳士的精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