颛政
zhuān zhèng
  • 拼 音:zhuān zhèng
  • 注 音:ㄓㄨㄢ ㄓㄥˋ
  • 繁体字:
  • 基本解释

    谓独揽政权,专权用事。顓,通“ 专 ”。《汉书·五行志中之上》:“妇人顓政,国不静;牝鸡雄鸣,主不荣。” 颜师古 注:“顓与专同。” 宋 秦观 《主术》:“ 唐明皇 用 李林甫 为相十有九年,顓政用事。” 元 刘壎 《隐居通议·骈俪一》:“会 韩侂胄 顓政,方修南园,欲得 务观 为之记。”

  • 基本含义
    指一个人愚昧无知、无能无智,对事情处理不当或无所作为。
  • 详细解释
    颛政源自于《庄子·逍遥游》,原文是“颛承天之行也,颛承人之世也,颛承人之心也,颛承人之智也,颛承人之勇也,颛承人之行也。”颛政一词形容一个人在行为、思维、智慧和勇气等方面都与天和人相背离,表现出无能和愚蠢。
  • 使用场景
    颛政一词多用于形容一个人在工作、学习或处理事务时的愚笨和无能。可以用来批评那些没有能力或不负责任的人。
  • 故事起源
    据传,颛政是一个古代的国君,他在位的时候无所作为,不关心政务,只顾自己的享乐,国家陷入了一片混乱和困苦之中。后来,这个国家被敌国攻占,颛政被迫离开了王位。因此,颛政成为了一个无能和愚蠢的代名词。
  • 成语结构
    主语“颛政”+ 动词“颛承”+ 宾语“天之行”、“人之世”、“人之心”、“人之智”、“人之勇”、“人之行”。
  • 例句
    1. 他在公司里就像一个颛政,无所作为,一事无成。2. 这个领导完全是个颛政,对于团队的问题视而不见。3. 他虽然聪明,但在这个领域却是个颛政,一无所知。
  • 记忆技巧
    可以通过与“颛政”相反的词语“明政”进行对比记忆。颛政代表愚昧和无能,而明政则代表睿智和能力。将这两个词进行对比记忆,可以帮助记住“颛政”的含义。
  • 延伸学习
    可以学习其他类似含义的成语,如“庸才”、“庸人”等,来进一步扩展对无能和愚蠢的理解。举例不同年龄层学生对这个词语的造句:1. 小学生:他在课堂上总是发呆,简直像个颛政。2. 初中生:这个学生不努力学习,成绩一直很差,真是个颛政。3. 高中生:他明明有才华,却因为懒惰成为了一个颛政。4. 大学生:他对专业知识没有兴趣,整天玩游戏,完全是个颛政。5. 成年人:这个领导不负责任,对于公司的发展毫无计划,简直是个颛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