雅躅
yǎ zhú
  • 拼 音:yǎ zhú
  • 注 音:ㄧㄚˇ ㄓㄨˊ
  • 繁体字:
  • 基本解释

    高雅的行迹。 唐 郑谷 《故许昌薛尚书能尝为都官郎中何以仰继前贤荣惕在衷遂赋自贺》:“都官虽未是名郎,践歷曾闻 薛许昌 ,復有 李公 陪雅躅,岂宜 郑子 忝餘光。”

  • 基本含义
    指文采华美、言辞优美。
  • 详细解释
    雅躅是一个形容词,用来形容文采华美、言辞优美。它通常用来形容人的言辞或作品的风格,表达出优雅、精美的意味。
  • 使用场景
    雅躅这个成语可以用于文学作品、演讲、书信等方面,形容其中的文采和修辞的优美程度。
  • 故事起源
    雅躅一词最早出现在《论语·子罕》一章中,原文是“子曰:‘好勇疾贫,乱也。人而不仁,疾之已甚,乱也。’”。这句话中的“疾贫”一词可以理解为“轻视贫穷”,其中的“疾”即为雅躅的意思。
  • 成语结构
    雅躅是由两个字组成的成语,第一个字“雅”表示文雅、优美,第二个字“躅”表示行走、跳跃的意思。
  • 例句
    1. 他的演讲真是雅躅动人,让人陶醉其中。2. 这篇文章的文采真是雅躅非凡,读起来让人心旷神怡。
  • 记忆技巧
    可以将“雅躅”与“雅姿”相对应,两者都表示优雅、美丽的意思,这样可以帮助记忆雅躅的含义。
  • 延伸学习
    了解更多与文学创作、修辞手法相关的成语,例如“辞章之雅”、“文采风流”等。举例不同年龄层学生对这个词语的造句:1. 小学生:她的画真漂亮,画得真是雅躅。2. 初中生:他的写作水平很高,文章写得雅躅动人。3. 高中生:这篇论文的语言精炼,用词雅躅,给人留下了深刻的印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