苻蓠
fú lí
  • 拼 音:fú lí
  • 注 音:ㄈㄨˊ ㄌㄧˊ
  • 繁体字:
  • 基本解释

    (1).蒲草名。茎可编席。《尔雅·释草》:“莞,苻蘺,其上蒚。” 郭璞 注:“今西方人呼蒲为莞蒲;蒚谓其头臺首也。今 江 东谓之苻蘺。西方亦名蒲。中茎为蒚,用之为席。”《诗·小雅·斯干》“下莞上簟,乃安斯寝” 孔颖达 疏引《本草》曰:“白蒲一名苻蘺, 楚 谓之莞蒲。”
    (2).白芷之别名。

  • 基本含义
    指事物外表看似美好,实际上却没有内在价值。
  • 详细解释
    苻蓠是由“苻”和“蓠”两个字组成的成语。其中,“苻”是指一种草本植物,形似菊花;“蓠”是指一种水生植物,形状如莲叶。苻蓠两者结合在一起,形成了一个比喻,用来形容事物外表美好,但实际上却没有内在价值。
  • 使用场景
    苻蓠这个成语可以用于描述一些看似很好的事物或人,但实际上却没有真正的价值。比如,一个外表漂亮的商品,但质量很差;一个外表出色的人,但没有真才实学等。
  • 故事起源
    相传,苻蓠这个成语的故事源于中国古代的一位皇帝。这位皇帝非常喜欢花卉,尤其是苻和蓠这两种植物。有一天,他听说有一种植物外表非常美丽,于是派人前去寻找。不久后,人们找到了这种植物,并带回给皇帝。然而,当皇帝亲自看到这种植物时,却发现它虽然外表美丽,但没有任何实用价值。于是,他用“苻蓠”这个成语来形容这种事物。
  • 成语结构
    苻蓠这个成语是由两个单独的字组成的,没有特定的结构。
  • 例句
    1. 这个产品看起来很高级,但是实际上就是个苻蓠,没有什么实用价值。2. 他外表英俊,但是内心空虚,简直就是一个苻蓠。
  • 记忆技巧
    可以通过联想记忆来记忆这个成语。可以想象一个外表华丽的水果,但当你咬开它时,却发现里面是一堆空洞的果肉,没有任何味道和营养。这样的形象可以帮助记忆苻蓠这个成语。
  • 延伸学习
    苻蓠这个成语是中国古代文化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它反映了人们对事物真实价值的认识。通过学习这个成语,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判断事物的真实价值,不被外表所迷惑。举例不同年龄层学生对这个词语的造句:1. 小学生:这个玩具看起来很好玩,但是实际上是个苻蓠,玩了几次就坏了。2. 初中生:他外表很帅,但是学习成绩很差,简直就是个苻蓠。3. 高中生:这本书封面很漂亮,但是内容空洞,就像一个苻蓠一样。4. 大学生:这个项目外表看起来很有前景,但是实际上是个苻蓠,没有任何投资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