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録体
yǔ lù tǐ
  • 拼 音:yǔ lù tǐ
  • 注 音:ㄧㄩˇ ㄌㄨˋ ㄊㄧˇ
  • 繁体字:
  • 基本解释

    用语录形式写成的作品。亦指模仿 宋 人《语录》的文白夹杂的文字。 鲁迅 《书信集·致许寿裳》:“ 语堂 为提倡语録体,在此几成众矢之的,然此公亦诚太浅陋也。” 胡适 《历史的文学观念论》:“及 宋 而语録体大成,诗词亦多有用白话者。” 吕叔湘 《中国文法要略》第一章第二节:“口语成分较多的通俗文言,也就可以算做语体,最显著的是由和尚们开始而 宋 明 理学家继踪的‘语录体’。”

  • 基本含义
    指言辞或文章言之有物,具备真知灼见的风格。
  • 详细解释
    语録体是中国古代文学中的一种风格,也称为“语言之宝”。它强调言辞准确、简练,具备真知灼见,能够表达深刻的哲理和思想。这种风格的文章或言辞通常非常有力,能够引发读者的共鸣和思考。
  • 使用场景
    语録体常用于讲演、文章和散文等文学作品中,特别适用于表达深刻的思想、哲理和道德观念。它也常用于教育场合,引导学生思考和探索世界的本质。
  • 故事起源
    语録体的起源可以追溯到中国古代的儒家文化。儒家思想强调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而语録体通过简练而有力的言辞,传递了儒家思想的精髓和智慧。
  • 成语结构
    语録体是一个名词短语,由“语”、“録”和“体”三个字组成。其中,“语”表示言辞、语言;“録”表示记录、记载;“体”表示风格、形式。
  • 例句
    1. 他的演讲以语録体的风格,深深地打动了听众。2. 这篇文章以语録体的方式,表达了作者对生活的独特见解。
  • 记忆技巧
    可以通过以下方法记忆语録体这个词语:1. 分解记忆法:将语録体分解为“语”、“録”和“体”,分别记忆这三个字的意义,再将它们组合起来理解整个词语的含义。2. 联想记忆法:可以将语録体想象成一本记载着深刻言辞的书籍,通过联想来记忆这个词语。
  • 延伸学习
    想要深入了解语録体的应用和发展,可以阅读古代文学作品,如《论语》和《大学》,了解其中的语録体表达方式,并学习其中蕴含的思想和哲理。举例不同年龄层学生对这个词语的造句:1. 小学生:我喜欢读一些语録体的故事,因为它们很有趣又能教我很多道理。2. 初中生:老师讲课的时候常常使用语録体的风格,让我们更容易理解和记住知识。3. 高中生:在写作文的时候,我尽量运用语録体的表达方式,以展示自己的思考和观点。4. 大学生:研究学术论文时,我会注意作者是否使用了语録体的风格,以判断其观点的深度和逻辑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