蹴然
cù rán
  • 拼 音:cù rán
  • 注 音:ㄘㄨˋ ㄖㄢˊ
  • 繁体字:
  • 基本解释

    亦作“蹵然”。惊惭不安貌。《庄子·德充符》:“ 子产 蹵然改容更貌曰:‘子无乃称!’” 成玄英 疏:“蹵然,惊惭貌也。”《晏子春秋·谏上二》:“ 景公 饮酒酣,曰:‘今日愿与诸大夫为乐饮,请为无礼。’ 晏子 蹴然改容曰:‘君之言过矣!’” 汉 贾谊 《新书·审微》:“ 宓子 蹴然曰:‘今年无麦,明年可树。令不耕者得穫,是乐有寇也……令民有自取之心,其创必数年不息。’” 严复 《<古今文钞>序》:“有讯於 復 者曰:‘……先生识之,三十年以往,吾国之古文辞殆无嗣音者矣。’ 復 蹴然应之曰:‘奚为其然也?客之为是忧也,其亦昧於存亡之理已。’”
    亦作“蹵然”。恭敬貌。《礼记·哀公问》:“公曰:‘寡人憃愚冥烦,子志之心也。’ 孔子 蹴然辟席而对曰:‘仁人不过乎物,孝子不过乎物,是故仁人之事亲也如事天,事天如事亲,是故孝子成身。’” 郑玄 注:“蹴然,敬貌。”《孟子·公孙丑上》:“或问乎 曾西 曰:‘吾子与 子路 孰贤?’ 曾西 蹵然曰:‘吾先子之所畏也。’” 赵岐 注:“蹵然,犹蹵踖也。先子, 曾子 也, 子路 在四友,故 曾子 畏敬之。”

  • 基本含义
    突然发生或出现的意外情况或变化。
  • 详细解释
    蹴然一词形容某种情况或变化突然而来,往往令人措手不及。这个成语常常用来形容事情的发展超出了人们的预料或计划,突然出现了意想不到的变化。
  • 使用场景
    蹴然一词通常用于描述某种突发的状况,可以用在各种场合中,例如突然的天气变化、突如其来的意外事件、突然的人事变动等等。
  • 故事起源
    蹴然一词最早出现在明代文学家刘基的《陶庵梦忆》中。故事中,一个人在夜晚行走时,突然听到了一声巨响,吓得蹦了起来,这就是“蹴然”的由来。
  • 成语结构
    蹴然是一个由两个汉字组成的成语,其中“蹴”是动词,意思是“跳跃”,“然”是副词,表示“突然”。
  • 例句
    1. 他的突然离职让大家蹴然而起。2. 那场突如其来的暴雨让我们蹴然间变得湿透了。3. 这个消息让我蹴然而起,完全没有料到会发生这种事情。
  • 记忆技巧
    可以通过将“蹴然”与“突然”进行联想,因为这两个词的意思非常相似。你可以想象自己在走路时突然被什么东西绊倒,然后蹦起来,这样就能够记住“蹴然”的意思。
  • 延伸学习
    你可以进一步了解其他与“蹴然”相关的成语,如“蹴鞠”、“蹴躏”等,这样可以帮助你更好地理解和运用这些成语。举例不同年龄层学生对这个词语的造句:1. 小学生:突然间下起了大雨,我们被淋得蹴然而起。2. 初中生:刚刚开始的比赛,对方队员就突然受伤了,让我们蹴然而起。3. 高中生:他突然间改变了自己的人生计划,让我们都蹴然而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