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儒
yīng rú
  • 拼 音:yīng rú
  • 注 音:ㄧㄥ ㄖㄨˊ
  • 繁体字:
  • 基本解释

    犹硕儒。学识渊博的儒士。 晋 郭璞 《<尔雅>序》:“《尔雅》者,盖兴于中古,隆于 汉 氏……英儒赡闻之士,洪笔丽藻之客,靡不钦玩耽味,为之义训。”《南齐书·乐志》:“宜集英儒,删纂雅乐。”《增修诗话总龟》卷二四引 宋 潘若同 《郡阁雅言》:“ 张祐 素藉诗名,凡知己者皆当世英儒。”

  • 基本含义
    指聪明才智出众的人,也指学识渊博的人。
  • 详细解释
    英儒是由“英”和“儒”两个字组成的成语。其中,“英”意为聪明才智出众,而“儒”指的是学识渊博,具有高尚的品德和思想。因此,“英儒”指的是聪明才智出众、学识渊博的人。
  • 使用场景
    英儒一词常用于形容那些具有出色才华和广博知识的人,特别是在学术、教育和知识领域中。可以用来赞美某人的智慧和学识,也可以用来形容自己或他人的能力和才华。
  • 故事起源
    据传,这个成语最早出自《老子》。《老子》是中国古代哲学家老子的著作,其中有一句话:“治人事天莫若啬,夫唯啬是谓早服。”这句话的意思是,治理人民和事务的最好方法是节俭,因为只有节俭才是早期的行为。后来,人们将“早服”解释为早期学习和修养,而将“啬”解释为节俭和勤奋。因此,“英儒”这个成语逐渐形成并广泛使用。
  • 成语结构
    英儒由两个字组成,分别是“英”和“儒”。
  • 例句
    1. 他是一个英儒,不仅知识渊博,而且才华横溢。2. 这位教授是一位真正的英儒,他在学术界享有很高的声誉。
  • 记忆技巧
    可以通过将“英儒”与“聪明才智出众”和“学识渊博”联系起来记忆。想象一个聪明才智出众、知识渊博的人,就像是一个“英儒”。
  • 延伸学习
    了解更多关于中国古代学者和哲学家的信息,如孔子、孟子、荀子等,可以帮助更好地理解和运用英儒这个成语。举例不同年龄层学生对这个词语的造句:1. 小学生:他是我们班级的英儒,每次课堂上都能回答老师的问题。2. 初中生:我希望将来成为一名英儒,能够为社会做出贡献。3. 高中生:他的成绩一直很好,真是一个英儒啊!4. 大学生:我们系里有很多英儒,他们在学术研究方面非常出色。5. 成年人:他一直是我心目中的英儒,我很佩服他的才华和学识。希望以上学习指南能够帮助您更好地理解和运用“英儒”这个成语。如果您还有其他问题,欢迎随时提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