左袒
zuǒ tǎn
  • 拼 音:zuǒ tǎn
  • 注 音:ㄗㄨㄛˇ ㄊㄢˇ
  • 繁体字:
  • 基本解释

    ◎ 左袒 zuǒtǎn
    (1) [take sides with] 汉高祖刘邦死后,吕后当权,培植吕姓的势力,吕后死,太尉周勃夺取吕氏的兵权,就 在军中对众人说:“拥护吕氏的右袒(露出右臂),拥护刘氏的左袒。”军中都左袒。后来管偏护一方叫左袒
    李见王,隐存左袒意。——《聊斋志异·李伯言》
    (2) [be partial to]∶在案件中倾向于赞同某一方或问题的某一面的

  • 近义词

    偏袒

  • 英文翻译

    1.be partial to

  • 详细解释

    (1).古代仪礼,脱左袖,露出左臂。《仪礼·士丧礼》:“主人出,南面,左袒。” 贾公彦 疏:“谓袒左袖,扱於左腋之下,带之内,取便也。”《礼记·檀弓下》:“既封,左袒。”
    (2). 汉高祖 刘邦 死后, 吕后 擅政,大封 吕 姓以培植势力。 吕后 死,太尉 周勃 谋诛诸 吕 ,行令军中说:“为 吕氏 右袒,为 刘氏 左袒。”军中皆左袒。事见《史记·吕太后本纪》、《孝文本纪》。后因以称偏护一方为左袒。 清 孔尚任 《桃花扇·拜坛》:“内阁 高弘图 、 姜日广 左袒逆党,俱已革职了。” 丁玲 《太阳照在桑干河上》三九:“ 刘满 和 张正典 吵起来了,后来还动了手;当时谁也没有劝解或左袒。”

  • 基本含义
    偏袒一方,偏向一方。
  • 详细解释
    左袒是由“左”和“袒”两个字组成的,其中,“左”表示偏向、倾斜,“袒”表示偏袒、偏爱。左袒意指偏袒一方,偏向一方,不公平地对待。
  • 使用场景
    常用于描述人们在处理事情时不公正地偏袒某一方,或在争议中明显偏向其中一方。也可用于形容某些人对某个团体或个人持有明显偏袒的态度。
  • 故事起源
    《左传》是中国历史上著名的一部史书,记载了春秋时期鲁国的历史。其中,有一则关于“左袒”的故事。故事中,鲁国公子鲁庄公得到了一个叫鲍叔牙的人的建议,鲍叔牙建议公子鲁庄公要左袒鲁国的贵族,以巩固自己的统治地位。后来,鲁庄公果然采纳了鲍叔牙的建议,左袒鲁国的贵族,结果导致了鲁国的贵族日益强大,而其他阶层的人们则受到了不公正的对待。从此,“左袒”一词就成为了形容偏袒的成语。
  • 成语结构
    左袒是一个动宾短语,由动词“左”和动词宾语“袒”组成。
  • 例句
    1. 他在争议中明显左袒了他的朋友。2. 这位领导在处理问题时总是左袒自己的亲信。
  • 记忆技巧
    可以通过联想“左袒”的发音和含义,进行记忆。可以想象一个人向左倾斜,表示偏向一方,这样就能记住“左袒”的意思。
  • 延伸学习
    了解更多与“左袒”相关的成语,如“左顾右盼”、“左右逢源”等,可以帮助丰富词汇量并提高语言表达能力。举例不同年龄层学生对这个词语的造句:1. 小学生:老师总是左袒班里的乖学生。2. 初中生:政府应该公正处理问题,不应该左袒一方。3. 高中生:在选举过程中,候选人应该公平对待所有选民,不应该左袒特定群体。4. 大学生:法官应该客观公正地审理案件,不应该左袒任何一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