质量门
  • 拼 音:
  • 注 音:
  • 繁体字:
  • 基本解释

    国内知名厨具品牌“苏泊尔”日前被工商部门查出不锈钢锅等81个型号产品存在锰含量超标,镍、铬含量不达标等问题,这一消息引发了公众的担忧。业内专家在接受中新网财经频道采访时直言,苏泊尔质量问题并非个例,目前市售的大部分不锈钢厨具都不合格。
     

    苏泊尔陷入“质量门”

    哈尔滨市工商部门日前宣布对全市“问题”苏泊尔不锈钢产品进行清剿,并强制下架扣押,苏泊尔产品质量问题由此浮出水面。

    工商部门表示,早在2008年初就接到了苏泊尔部分不锈钢锅具存在质量问题的举报。经过多批次调查,得出的结论均是苏泊尔产品锰元素含量过高,铬、镍元素含量则过低。

    据介绍,国标不锈钢产品中铬和镍的含量应为18%和8%。而苏泊尔的不锈钢锅具铬和镍的含量较低,但却都添加了大比例的锰。

    从2008年末至今,哈尔滨市工商局道外分局不断在辖区内对苏泊尔的不锈钢锅具进行调查检测。近3年的调查发现,苏泊尔旗下的200元以下不锈钢锅具多为不合格产品。

    负责调查的有关人员表示,苏泊尔方面采用拖延战术来应对调查。曾更换多位委托人到工商部门接受问询,对于被认定的不合格产品,则在更换包装后继续销售。

    针对哈市工商部门的处罚决定,苏泊尔发布公告称,其所有相关产品均通过国家相关机构检验,对于哈尔滨市工商局道外分局检查涉及的全部产品,公司于2011年9月29日再次送交国家相关机构检验,检测结果也合格。

     

  • 基本含义
    指产品质量出现问题,引发舆论关注和社会争议的事件。
  • 详细解释
    质量门意指某个产品或服务的质量出现问题,引发舆论关注和社会争议的事件。这类事件通常会对相关企业或组织的声誉和形象造成负面影响,同时也引发公众对产品质量和企业诚信度的质疑。
  • 使用场景
    质量门常用于描述某个企业或组织的质量问题引发的社会关注和争议。这类事件通常涉及大型企业、政府机构或公共事务,如食品安全问题、建筑质量问题等。在新闻报道、社交媒体和公众讨论中,质量门是一个常见的词汇。
  • 故事起源
    质量门一词的起源可以追溯到1970年代,当时美国汽车制造商福特公司推出的一款汽车“福特·Pinto”因为设计缺陷引发了大量车辆起火事故,导致人员伤亡。这一事件引发了广泛的舆论关注和社会争议,被称为“福特·Pinto事件”。后来,人们将类似的质量问题事件统称为“质量门”。
  • 成语结构
    质量门是由“质量”和“门”两个词组成的。其中,“质量”表示产品或服务的质量,而“门”表示引发舆论关注和争议的事件。
  • 例句
    1. 这次产品质量问题引发了一场严重的质量门。2. 该公司的质量门事件导致其市场份额大幅下降。
  • 记忆技巧
    可以通过将“质量门”与类似的成语“水门事件”进行对比记忆。水门事件是指美国总统尼克松因为政治丑闻而辞职的事件,而质量门则是指产品质量问题引发的社会关注和争议。这两个成语都以“门”结尾,且都指涉到引发社会关注的事件,因此可以通过对比记忆来帮助记忆“质量门”。
  • 延伸学习
    了解更多类似的质量问题事件,如“三聚氰胺奶粉事件”、“雷士照明事件”等,可以帮助加深对质量门概念的理解和运用。举例不同年龄层学生对这个词语的造句:1. 小学生:爸爸说,这个玩具车的质量不好,可能会出现质量门。2. 初中生:最近发生的手机爆炸事件引发了一场质量门。3. 高中生:我在新闻上看到,某个大型电子公司因为产品质量问题陷入了质量门。4. 大学生:作为未来的工程师,我们要时刻注意产品质量,避免发生质量门。5. 成人:这次公司的质量门事件对其声誉造成了巨大影响,需要采取措施恢复信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