庸妄
yōng wàng
  • 拼 音:yōng wàng
  • 注 音:ㄩㄥ ㄨㄤˋ
  • 繁体字:
  • 基本解释

    浅陋妄为。 清 黄宗羲 《明夷待访录·取士下》:“究竟功名气节人物,不及 汉 唐 远甚,徒使庸妄之辈充塞天下。” 章炳麟 《文学说例》:“是皆庸妄宾僚,俶造斯语。”亦指浅陋妄为之人。 唐 陆龟蒙 《卜肆铭》:“故幽赞之蓍,前列之龟,乃化为庸妄之器。” 宋 苏轼 《上张安道养生诀论》:“幸深加宝秘,勿使庸妄窥之,以泄至道。”

  • 基本含义
    形容言行自以为是、自负盲目的态度。
  • 详细解释
    庸妄指人的言行态度自以为是,自负盲目,缺乏谦虚、理智和客观性。这种态度常常导致错误的判断和行为,难以取得成功。
  • 使用场景
    庸妄一词通常用于批评那些自负盲目、不虚心学习、不听他人劝告的人。它可以用来形容个人的行为举止,也可以用来批评社会上的一些现象。
  • 故事起源
    《论语·学而》中有一句话:“庸闇,不仕。”意思是说,庸妄无知的人不适合从事官职。这句话表达了庸妄态度的负面影响。后来,人们将“庸闇,不仕”中的“庸闇”合并成一个词语“庸妄”。
  • 成语结构
    庸妄是一个由两个形容词组成的词语,形容词的顺序不可颠倒。
  • 例句
    1. 他庸妄自大,从不听取别人的意见。2. 这个领导太庸妄了,总是自以为是。
  • 记忆技巧
    可以通过将“庸妄”拆分为两个字来记忆,庸字可与“勇”字联想,妄字可与“妄想”联想。勇者为无畏之人,而妄想则指自以为是的想法。因此,“庸妄”可以理解为勇者的妄想,形容一个人自负盲目的态度。
  • 延伸学习
    除了“庸妄”,还有一些与之相似的成语可以进行学习,如“自负”、“目中无人”等。通过学习这些成语,可以更好地理解庸妄的含义,并在实际应用中灵活运用。举例不同年龄层学生对这个词语的造句:1. 小学生:他庸妄地认为自己是班级最聪明的人。2. 初中生:这个选手庸妄地以为自己一定能够获得第一名。3. 高中生:他的庸妄态度导致他在考试中表现不佳。4. 大学生:这位教授庸妄地认为自己的研究成果无可匹敌。5. 成年人:他庸妄地拒绝听取别人的建议,结果导致了失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