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怡
zì yí
  • 拼 音:zì yí
  • 注 音:ㄗㄧˋ ㄧˊ
  • 繁体字:
  • 基本解释

    自乐;自娱。 唐 张九龄 《夏日奉使南海在道中作》诗:“行李岂无苦,而我方自怡。” 明 邓雅 《偶题》诗:“阿女顾予哂,予心还自怡。” 明 李贽 《藏书·世纪列传总目前论》:“《藏书》者何?言此书但可自怡,不可示人,故名曰《藏书》也。” 清 戴震 《沉处士戴笠图题咏》序:“夫儒者於平生之遇,率目为适然,独孜孜不怠,以学自怡,竟老而不劵。”

  • 基本含义
    自得快乐,心情愉悦。
  • 详细解释
    自怡是由动词“自”和动词“怡”组成的成语,表示一个人内心自得快乐,心情愉悦。它强调了人的内心状态,而非外界的刺激。当一个人得到满足或享受到某种快乐时,他会感到自怡。
  • 使用场景
    自怡常用于形容一个人在心境宁静、舒适的状态下,感到快乐和满足。这个成语可以用来形容一个人在享受自然景色、读书、欣赏艺术等活动时的心情。它也可以用来表达一个人在自我反省、修身养性、与自然融合时的心境。
  • 故事起源
    自怡的故事起源于唐代文学家韩愈的《师说》中的一句名言:“自怡不必人怜。”这句话表达了韩愈对于自我修养和内心寄托的追求。后来,人们将这句话中的“自怡”引申为一个成语,用来形容一个人在内心自得快乐的状态。
  • 成语结构
    自怡是由动词“自”和动词“怡”组成的成语,其中“自”的意思是自己,表示主动;“怡”的意思是快乐,表示心情。两个字的结合形成了一个表示内心快乐的成语。
  • 例句
    1. 坐在花园里,听着鸟儿的歌声,我感到自怡无比。2. 他在大自然中散步时,心情总是特别自怡。3. 在这个宁静的小村庄里,居民们每天都能感受到自怡的生活。
  • 记忆技巧
    记忆自怡这个成语,可以联想成“自己怡然自得”。想象一个人在一片美丽的自然风景中,心情愉悦地享受着自己的时光,这个形象可以帮助记忆成语的含义。
  • 延伸学习
    如果你对成语感兴趣,可以进一步学习其他与自怡相关的成语,如自得其乐、自鸣得意等。这些成语都与个人内心的快乐和满足有关。举例不同年龄层学生对这个词语的造句:1. 小学生:我放学后常常去公园玩,看到漂亮的花朵和蓝天白云,心情就自怡了。2. 初中生:我喜欢看书,每当我沉浸在故事情节中时,我会感到自怡和满足。3. 高中生:考试结束后,我终于可以放松一下了,心情自怡,感到轻松愉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