枣糗
zǎo qiǔ
  • 拼 音:zǎo qiǔ
  • 注 音:ㄗㄠˇ ㄑㄧㄡˇ
  • 繁体字:
  • 基本解释

    枣子和糗。古时用为祭供之品。《仪礼·既夕礼》:“四籩:枣、糗、栗、脯。” 贾公彦 疏:“《籩人》云‘羞籩之实,糗饵粉餈’, 郑 云:‘此二物皆粉稻米黍米所为也……糗者,擣粉熬大豆为饵。’”《仪礼·有司彻》:“主妇反,取籩于房中,执枣糗坐设之,枣在稷南,糗在枣南。”

  • 基本含义
    指事情出现差错或出丑的尴尬境地。
  • 详细解释
    枣糗是由“枣”和“糗”两个字组成的成语。枣是一种常见的水果,糗指的是糟糕、尴尬。枣糗的意思是比喻某人或某事出现了差错或出丑,处于尴尬的境地。
  • 使用场景
    枣糗一词多用于形容人在某种情况下出现了差错或出丑的尴尬境地。例如,当某人在公众场合说错了话或做了一些令人尴尬的事情时,可以用枣糗来形容这个人的处境。
  • 故事起源
    枣糗这个成语的起源可以追溯到中国古代的故事。相传,在古代,有一个人在集市上卖枣子,他的枣子品质很差,颜色不好看,口感也不好。有一天,他在卖枣子的时候,不小心把自己的糗事给暴露了出来,引起了周围人的嘲笑和嘲讽。从此以后,人们就用“枣糗”来形容某人或某事出现差错或出丑的尴尬境地。
  • 成语结构
    成语枣糗由两个字组成,结构简单明了。
  • 例句
    1. 在演讲比赛中,小明忘记了自己的发言稿,真是枣糗一场。2. 他在面试的时候说了一句尴尬的笑话,整个房间都陷入了枣糗的气氛中。
  • 记忆技巧
    可以将枣糗的发音“zǎo qiǔ”与“早球”进行联想。想象一个人早上起来准备打球,结果不小心摔倒了,这就是一个枣糗的场景。
  • 延伸学习
    可以通过阅读相关的故事和文章,了解更多关于枣糗的使用场景和故事背景。同时,还可以学习其他类似的成语,扩大自己的词汇量和语言表达能力。举例不同年龄层学生对这个词语的造句:1. 小学生:小明考试作弊被老师抓住了,真是枣糗一场。2. 初中生:我在学校演讲比赛中忘词了,真是枣糗啊!3. 高中生:他在班级聚会上喝醉了,丢了面子,真是枣糗透顶。4. 大学生:我在面试的时候说了一句尴尬的笑话,整个房间都陷入了枣糗的气氛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