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貌取人
  • 拼 音:
  • 注 音:
  • 繁体字:
  • 详细解释
  • 词语解释
    yǐ mào qǔ rén ㄧˇ ㄇㄠˋ ㄑㄩˇ ㄖㄣˊ

    以貌取人 

    ◎ 以貌取人 yǐmào-qǔrén

    [a book by its cover judge people by naeural appearance] 只根据外貌来判断一个人的品质才能

  • 基本含义
    以外貌判断一个人的品质或能力。
  • 详细解释
    以貌取人是指仅凭外貌来判断一个人的品质、能力或价值。这个成语强调了不能仅仅通过外表来评价一个人,因为外貌并不能完全代表一个人的内在素质。
  • 使用场景
    该成语常用于提醒人们不要仅仅根据外表来评价他人,而是要全面了解一个人的品质和能力。在日常生活中,可以用于教育学生不要以貌取人,而要更加注重人的内在价值。
  • 故事起源
    《论语·卫灵公》中有一则故事,孔子曾经劝告他的学生子路不要仅仅以貌取人。子路看到一个相貌平凡的人,就认为他没有什么价值。孔子对子路说:“你只看到他的外貌,而不了解他的内在,这是不公正的。”这个故事传承下来,形成了成语“以貌取人”。
  • 成语结构
    以 + 貌 + 取 + 人
  • 例句
    1. 他很聪明,但是很多人以貌取人,不相信他的能力。2. 我们应该以人的实际表现来评价他,而不是以貌取人。
  • 记忆技巧
    可以将这个成语与“不可貌相,要看内在”这句话联系起来,以帮助记忆。
  • 延伸学习
    可以进一步学习其他类似意思的成语,如“不可貌相”,“人不可貌相”,以加深对以貌取人的理解。举例不同年龄层学生对这个词语的造句:小学生:我不会以貌取人,我要看人的内心美。初中生:我们要学会不以貌取人,要看一个人的实际能力。高中生:以貌取人是一种狭隘的观念,我们应该更加关注一个人的品质和潜力。大学生:在职场上,我们不能以貌取人,要更加注重一个人的专业能力和工作表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