银泥
yín ní
  • 拼 音:yín ní
  • 注 音:ㄧㄣˊ ㄋㄧˊ
  • 繁体字:
  • 基本解释

    (1).一种用银粉调成的颜料,用以涂饰衣物和面部。 唐 王建 《宫词》之八十:“归到院中重洗面,金盆水里泼银泥。” 唐 白居易 《刘苏州寄酿酒糯米李浙东寄杨柳枝舞衫》诗:“金屑醅浓 吴 米酿,银泥衫稳 越 娃裁。”
    (2).借指银泥涂饰的衣裙。 唐 李贺 《月漉漉篇》:“挽菱隔歌袖,緑刺罥银泥。” 五代 和凝 《山花子》词之一:“星靨笑偎霞脸畔,蹙金开襜衬银泥。”

  • 基本含义
    指用银子镀成的泥土,比喻外表华丽,实际上价值低下的东西。
  • 详细解释
    成语“银泥”源于明代小说《西游记》,原意是指用银子镀成的泥土。它比喻外表看起来很华丽,但实际上价值低下,不值得珍视。这个成语通常用来形容外表光鲜但内在空虚、虚假的事物或人。
  • 使用场景
    常见的使用场景包括描述表面上看起来很有价值或很好,但实际上并没有真正的内在价值的事物或人。比如说,一个人外表很有钱,但实际上却负债累累,这时可以说他是一个银泥。
  • 故事起源
    成语“银泥”最早出现在明代小说《西游记》中。在第七回《银河夜游宫 三入地狱救母亲》中,孙悟空在地府中见到了一座华丽的宫殿,殿内摆满了金银珠宝,但实际上这些都是用银子镀成的泥土。这个故事形象地揭示了银泥的本义。
  • 成语结构
    主体部分是“银泥”,没有其他修饰成分。
  • 例句
    1. 这个产品看起来很华丽,但实际上是银泥,质量很差。2. 他外表光鲜亮丽,但内心空虚,简直就是个银泥。3. 不要被那些表面看起来很好的东西迷惑了,有些只是银泥而已。
  • 记忆技巧
    可以将“银泥”与“外表光鲜内心空虚”这个意思联系起来,想象一个银色的泥土,外表看起来很华丽,但实际上没有真正的内在价值。
  • 延伸学习
    可以进一步学习其他类似的成语,如“金玉其外,败絮其中”、“画饼充饥”等,这些成语都有类似的含义,用来形容外表光鲜但实际价值低下的事物。举例不同年龄层学生对这个词语的造句:1. 小学生:这个糖果外表很漂亮,但吃起来味道很一般,就像是银泥一样。2. 初中生:他看起来很有钱,但实际上他的家庭很贫困,他只是个银泥。3. 高中生:这个名牌包虽然外表很昂贵,但实际上是个银泥,质量很差。4. 大学生:这个公司的股票价格看起来很高,但实际上是个银泥,市值被夸大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