遥应
yáo yìng
  • 拼 音:yáo yìng
  • 注 音:ㄧㄠˊ ㄧㄥˋ
  • 繁体字:
  • 基本解释

    谓远远地配合呼应。《清史稿·万传》:“是时 王杲 领 建州 ,与 韃靼 东西遥应,窥 辽 塞, 万 支拄其间不令合。” 江地 《捻军史初探·皖北根据地失守与张洛行殉难》:“ 浙 东的 法国 洋枪队和 浙 西的 左宗棠 部 湘 军正相互遥应着阴谋夹攻 杭州 。”

  • 基本含义
    远距离的回应或相互呼应
  • 详细解释
    遥应是由两个字组成的成语,分别是“遥”和“应”。遥指的是远距离,应指的是回应。遥应表示在远距离之间产生回应或相互呼应的意思。
  • 使用场景
    遥应常用于形容远距离的呼应或回应关系,也可以用于形容两个地方或两个人之间的相互关联。
  • 故事起源
    遥应一词最早出现在《左传·成公元年》中。相传,春秋时期,鲁国有个官员叫李遥,他被派往远方的齐国出使。在李遥离开鲁国之后,他的朋友们经常想起他,思念之情溢于言表。有一天,李遥突然感到一种不寻常的力量,他知道这是他朋友们思念他的力量,于是他回到了鲁国。这个故事成为了遥应这个成语的起源。
  • 成语结构
    遥应是一个动宾结构的成语,其中“遥”是形容词,修饰“应”这个动词。
  • 例句
    1. 他们之间的心灵相通,就像遥应一般。2. 虽然我们身处不同的城市,但我们的思想却能够遥应。3. 在音乐会上,乐队和观众的热烈掌声遥应着。
  • 记忆技巧
    可以通过联想记忆来记忆遥应这个成语。可以想象两个人分别站在遥远的山顶上,他们用手中的号角相互呼应,传递着信息和情感。
  • 延伸学习
    了解更多关于遥应的故事和成语的使用场景,可以阅读相关的古代文学作品,如《左传》和《史记》。举例不同年龄层学生对这个词语的造句:小学生:我和我的笔友在不同的城市,但我们通过写信遥应。初中生:两个国家之间的友好关系可以通过文化交流来实现遥应。高中生:在大自然中,山和水之间的相互呼应构成了美丽的景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