诏举
zhào jǔ
  • 拼 音:zhào jǔ
  • 注 音:ㄓㄠˋ ㄐㄨˇ
  • 繁体字:
  • 基本解释

    也称制举。指皇帝亲自在殿廷考试录用人才。 宋 龚明之 《中吴纪闻·陈龙图使高丽》:“ 陈睦 ,字 子雍 …… 治平 中,詔举馆阁才行之士。” 清 恽敬 《赠光禄大夫陈公神道碑铭》:“后詔举经学,亦固辞。” 康有为 《上清帝第二书》:“伏读 世祖章皇帝 圣训,屡詔举天下之才,下至山林隐逸,举贡监生,佐贰杂职,皆引见擢用。”参见“ 制举 ”。

  • 基本含义
    指皇帝下令举荐人才。
  • 详细解释
    诏举是由“诏”和“举”两个词组成的成语。“诏”指皇帝的命令,“举”指选拔、推荐。这个成语的基本含义是指皇帝下令举荐人才,表示皇帝看重人才,重视选拔有才能的人。
  • 使用场景
    这个成语常用于形容领导、上级对下属或社会各界对人才的重视和赏识。可以用于形容领导举荐某人担任重要职务,也可以用于形容社会各界对某人的推崇和赞誉。
  • 故事起源
    这个成语的起源可以追溯到古代中国的官制。古代的皇帝非常重视人才的选拔,因此会下诏令官员举荐有才能的人。这样的举荐称为“诏举”。后来,这个词语逐渐演变为成语,用来形容皇帝重视人才、看重选拔。
  • 成语结构
    这个成语由两个汉字组成,分别是“诏”和“举”。
  • 例句
    1. 皇帝下诏举荐他为重要官员。2. 这位领导对人才的诏举使得公司的发展更加迅速。
  • 记忆技巧
    可以通过记忆成语的结构和含义来记忆这个成语。将“诏”和“举”这两个字分开记忆,同时理解其含义,可以帮助记忆和理解这个成语的意思。
  • 延伸学习
    可以进一步学习与人才选拔、领导力相关的成语和词语,扩展对中国文化和历史的了解。举例不同年龄层学生对这个词语的造句:1. 小学生:老师对我在课堂上的表现给予了诏举,让我非常开心。2. 初中生:学校举办了一次才艺比赛,我获得了诏举,成为了班级的代表。3. 高中生:在学校的社团活动中,我通过自己的努力得到了老师的诏举,成为了社团的骨干成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