忠驱义感
  • 拼 音:
  • 注 音:
  • 繁体字:
  • 详细解释
  • 词语解释
    zhōng qū yì gǎn ㄓㄨㄙ ㄑㄩ ㄧˋ ㄍㄢˇ

    忠驱义感(忠驅義感) 

    谓为忠心所驱使,为正义所感召。 唐 吕温 《题阳人城》诗:“忠驱义感即风雷,谁道南方乏武才?天下起兵诛 董卓 , 长沙 子弟最先来。” 清 钱谦益 《病榻消寒杂咏》之十八:“忠驱义感国恩赊,板荡无将赤手遮。星散诸侯屯 渤海 ,飇迴子弟走 长沙 。”

  • 基本含义
    指一个人对他人、事物或国家的忠诚和责任感。
  • 详细解释
    忠驱义感是由三个词组成的成语。忠指忠诚,表示对事物或人的忠心和忠实。驱指驱使,表示推动人们行动的动力或动机。义指道义或正义,表示对道德准则的坚持和尊重。这个成语强调了一个人对他人、事物或国家的忠诚和责任感,以及对道义和正义的坚持。
  • 使用场景
    这个成语常用于形容一个人具有忠诚和责任感,为了维护正义和公平而努力奋斗的情况。它可以用来形容一个人对家庭、朋友、工作或国家的忠诚和奉献精神,以及对道德价值观的坚守。
  • 故事起源
    《史记·平津侯列传》中有这样一个故事:战国时期,齐国有个名叫晏婴的人,他在齐国的官职很高,但他对国家的忠诚和责任感非常强烈。一次,晏婴听说齐国的敌对国家要攻打齐国,他立即上书国君请求出征,但国君却不理会他的请求。晏婴为了表达自己的忠义之心,就在国君面前割下自己的肉来,以示自己的决心。国君被他的忠诚和奉献精神所感动,最终答应了他的请求,派他出征。从此以后,人们用“忠驱义感”来形容一个人对国家的忠诚和奉献精神。
  • 成语结构
    忠驱义感是一个由三个汉字组成的成语。
  • 例句
    1. 他对家庭的忠驱义感使他成为一个可信赖的丈夫和父亲。2. 她的忠驱义感使她在工作中一直保持着高度的敬业精神。
  • 记忆技巧
    可以通过将忠、驱、义三个字分别与忠诚、推动和道义等相关词语联系起来记忆。同时,可以用这个成语造句来帮助记忆。
  • 延伸学习
    可以了解更多与忠诚、责任感和道义相关的成语和词语,如“忠心耿耿”、“忠贞不渝”、“忠诚耿直”等。举例不同年龄层学生对这个词语的造句:1. 小学生:我要努力学习,为了将来能为国家做贡献,发挥自己的忠驱义感。2. 初中生:作为一名学生干部,我要带头遵守校规校纪,树立忠驱义感的榜样。3. 高中生:面对困难和挑战,我要坚守自己的忠驱义感,勇往直前,不畏艰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