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苏
xiǎo sū
  • 拼 音:xiǎo sū
  • 注 音:ㄒㄧㄠˇ ㄙㄨ
  • 繁体字:
  • 基本解释

    (1).稍获苏息。 宋 陆游 《书喜》诗:“岁收俭薄虽中熟,民得蠲除已小苏。”
    (2).称 宋 苏辙 。 宋 苏洵 与其子 苏轼 、 苏辙 并有文名,世称 洵 为 老苏 , 轼 为 大苏 , 辙 为 小苏 。 明 袁宏道 《由天池逾含嶓岭至三峡涧记》:“当余初趋 江州 时, 謫仙 之飞瀑, 小苏 之三峡涧,已奔注吾胸,如与阔友期将至。” 郁达夫 《寄曼陀、养吾市师》诗:“却缘家有 元方 在,赢得人间説 小苏 。”

  • 基本含义
    形容人或物小而精巧、细致。
  • 详细解释
    小苏是一个由“小”和“苏”两个词组成的成语。其中,“小”表示大小,指事物的尺寸较小;“苏”表示精巧、细致。这个成语形容人或物小巧精致,细节处理得很好。
  • 使用场景
    小苏一词常用于形容人或物的精致、细腻之处。可以用来形容一个人的外貌、服饰或手工制品等。也可以用来形容一幅画、一首诗或一件艺术品等。
  • 故事起源
    小苏的故事起源于中国古代的绘画艺术。相传,唐代画家顾恺之在画《女史箴图》时,他用细小的画笔精心描绘女子的面部和服饰,使得画中女子的形象非常精致。后来,人们就用“小苏”来形容这样的细腻精致之作。
  • 成语结构
    形容词+名词
  • 例句
    1. 她穿着一身小苏的衣服,看起来非常精致。2. 这幅画的细节处理得非常小苏,让人赏心悦目。
  • 记忆技巧
    可以将“小苏”与精致的物品联系在一起,例如一件精致的手工艺品或一幅精美的画作。通过将这些物品与成语形象联系起来,可以更容易记忆和理解成语的含义。
  • 延伸学习
    了解更多与“小苏”相关的成语,例如“小巧玲珑”、“小巧玲珑”等。还可以学习其他形容精巧和细致的成语,拓宽词汇量和表达能力。举例不同年龄层学生对这个词语的造句:1. 幼儿园学生:我有一个小苏的玩具熊,它非常可爱。2. 小学生:她的书包很小苏,里面装不了很多东西。3. 初中生:这幅画的线条处理得非常小苏,给人一种细腻的感觉。4. 高中生:她的手工作品非常小苏,每一个细节都处理得非常精致。通过这个学习指南,你可以更好地理解和运用成语“小苏”,并且通过记忆技巧和延伸学习进一步提升你的语言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