屑屑
xiè xiè
  • 拼 音:xiè xiè
  • 注 音:ㄒㄧㄝ ˋ ㄒㄧㄝ ˋ
  • 繁体字:
  • 基本解释

    (1).劳瘁匆迫貌。《左传·昭公五年》:“礼之本末将於此乎在,而屑屑焉习仪以亟。”《汉书·王莽传上》:“晨夜屑屑,寒暑勤勤,无时休息,孳孳不已者,凡以为天下,厚 刘 氏也。” 唐 元稹 《晓将别》诗:“屑屑命僮御,晨装儼已齐。” 清 蒲松龄 《聊斋志异·武孝廉》:“一日, 石 失印綬,合署沸腾,屑屑还往,无所为计。”
    (2).琐屑;猥琐。 宋 欧阳修 《石曼卿墓表》:“独慕古人奇节伟行非常之功,视世俗屑屑,无足动其意者。” 清 戴名世 《汪河发墓志铭》:“ 河发 性倜儻好交游,视世俗群儿屑屑不足当意。”
    (3).特意、着意貌。《三国志·蜀志·宗预传》:“吾等年踰七十,所窃已过,但少一死耳,何求於年少辈而屑屑造门邪?” 宋 俞文豹 《吹剑四录》:“上达之士,能安时处顺,由行於天理之中,故不屑屑於占算推测。” 清 俞樾 《春在堂随笔》卷八:“若 纪文达 《閲微草堂》五种,专为劝惩起见。叙事简,説理透,不屑屑於描头画角。” 杨树达 《积微居小学述林·<史记会注考证驳议>序》:“君之为此者,以偶触其书,姑以为述作之发端而已,非屑屑与彼争短长也。”
    (4).介意貌。 宋 张世南 《游宦纪闻》卷十:“其家虽号寒啼飢,而 凝式 不屑屑也。”
    (5).象声词。 南朝 梁 江淹 《悼室人》诗之九:“感此增嬋娟,屑屑涕自滋。” 唐 孟郊 《往河阳宿峡陵寄李侍御》诗:“暮天寒风悲屑屑,啼鸟遶树泉水噎。” 宋 彭乘 《续墨客挥犀·虞美人草行》:“英雄本学万人敌,何用屑屑悲红粧。” 清 周稚廉 《谒金门》词:“风屑屑,吹冷一帘新月。”

  • 基本含义
    形容极少量的东西或微不足道的事物。
  • 详细解释
    屑屑是一个形容词,用来形容极少量的东西或微不足道的事物。它常常用来表示某事物的数量非常少,几乎可以忽略不计。这个成语的使用可以带有一定的贬义,暗示被形容的事物毫无价值或重要性。
  • 使用场景
    屑屑常常用于形容一些微不足道的事物,例如一些微小的金钱数额、微小的成就、微不足道的荣誉等。它也可以用于形容一些无关紧要的琐事或麻烦。此外,屑屑也可以用来表达对某人或某事的不屑一顾。
  • 故事起源
    屑屑这个成语最早出现在明代文学家冯梦龙的《喻世明言》一书中。故事中,有两个人争吵不休,其中一个人说:“你这些话不值一屑。”意思是对方的话不值得一提,微不足道。后来,这个成语就被广泛使用。
  • 成语结构
    屑屑是一个重复结构的成语,由两个相同的字“屑”组成。
  • 例句
    1. 这点钱对他来说不过是屑屑,根本不值一提。2. 他的成绩只有屑屑,无法与班上其他同学相比。3. 不要为了一些屑屑的小事而争吵不休。
  • 记忆技巧
    可以将“屑屑”与“细小”的发音相联想,因为屑屑表示的是非常细小的东西或微不足道的事物。
  • 延伸学习
    学习更多类似的成语,例如“一针见血”、“一丝不苟”等,来丰富你的汉语词汇和表达能力。举例不同年龄层学生对这个词语的造句:1. 幼儿园学生:我只拿到了屑屑的奖状,但是我还是很开心。2. 小学生:我只有屑屑的零花钱,不能买到我想要的玩具。3. 初中生:他的努力只有屑屑的回报,没有得到应有的认可。4. 高中生:这个项目的成果只是屑屑,无法对整个团队产生重要影响。5. 大学生:这个实习机会只是屑屑的经验,对我的职业发展没有太大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