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衡
xiāng héng
  • 拼 音:xiāng héng
  • 注 音:ㄒㄧㄤ ㄏㄥˊ
  • 繁体字:
  • 基本解释

    古人以爵饮酒,酒将尽时,爵底翻转向上,爵柱与两眉相对,谓之“乡衡”。衡,眉毛。一说,衡,平衡。谓爵平与人口相对。乡,通“ 向 ”。《周礼·考工记·梓人》:“凡试梓饮器,乡衡而实不尽,梓师罪之。” 郑玄 注:“ 郑司农 云:‘衡,谓麇衡也。’衡,平也。平爵乡口酒不尽,则梓人之长罪於梓人焉。” 孙诒让 正义:“云‘衡谓麇衡也’者,麇、眉声近,叚借字……乡衡者,饮酒之礼必立而饮之……试举古铜爵饮之,爵之两柱适至於眉,首不昂而实自尽。衡指眉言,两柱向之,故得谓之向衡也。”

  • 基本含义
    指乡村之中有人公正明察,能够辨别是非曲直。
  • 详细解释
    乡衡一词来源于《左传·僖公二十二年》:“乡衡不务,国衡惟务。”意为乡村之中的人不务正事,国家中的人只务正事。乡衡成语的基本含义是指在乡村中有人能够公正明察,具备辨别是非曲直的能力。
  • 使用场景
    乡衡一词通常用来形容乡村中有人具备公正明察的能力,也可以用来形容一个人的品德高尚,能够辨别是非曲直。在日常生活中,可以用来夸奖那些具备正义感和公正判断力的人。
  • 故事起源
    乡衡一词的起源可以追溯到《左传》中的一段故事。故事中,齐国的公子乡衡不务正事,而国家中的人只务正事。这个故事通过对比乡衡和国家中的人的行为,强调了乡衡的不负责任和国家中的人的勤勉,从而引申出了乡衡一词。
  • 成语结构
    乡衡属于形容词短语,由“乡”和“衡”两个字组成。
  • 例句
    1. 他是村里的乡衡,公正明察,受到大家的尊重。2. 这个法官以乡衡之明公正地审理了这起案件。
  • 记忆技巧
    可以将“乡衡”与乡村中的公正人士联系起来,形成直观的形象记忆。可以想象一个乡村中的衡器,象征着乡村中的人具备辨别是非曲直的能力。
  • 延伸学习
    可以进一步学习与正直、公正相关的成语,如“公正无私”、“明察秋毫”等,以加深对这些词语的理解和运用。举例不同年龄层学生对这个词语的造句:1. 小学生:我们班上有一个同学,他总是公正地对待每个人,真是一个乡衡。2. 初中生:老师说我们应该做一个有责任感的人,像乡衡一样能够辨别是非曲直。3. 高中生:在这个复杂的社会中,我们应该像乡衡一样保持正直的品性,不受诱惑影响。4. 大学生:作为大学生,我们应该以乡衡之明去审视社会问题,为社会的发展做出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