余恸
yú tòng
  • 拼 音:yú tòng
  • 注 音:ㄧㄩˊ ㄊㄨㄙˋ
  • 繁体字:
  • 基本解释

    犹馀哀。 康濯 《水滴石穿》第五章:“‘你那入党的事讨论了么?’老汉还带着刚才的余恸,感慨地问 玉枝 。”

  • 基本含义
    指因为失去亲人或朋友而悲痛哀恸的样子。
  • 详细解释
    余恸是由“余”和“恸”两个字组成的成语。“余”表示剩余、多余之意,“恸”表示悲痛哀怨之情。合在一起表示因为失去亲人或朋友而悲痛哀恸的样子。
  • 使用场景
    常用于描述人们因为亲友离世或别离而感到悲痛欲绝的情绪。可以用来形容人们在葬礼、告别仪式或丧失亲人后的悲伤表情和心情。
  • 故事起源
    《左传·襄公十四年》有载“余恸”这个成语。据说,春秋时期,齐国国君襄公去世,他的两个儿子非常悲痛,哭得非常伤心。人们看到他们的样子后,就用“余恸”来形容他们的悲痛之情。
  • 成语结构
    主要由两个汉字组成,形式为名词+动词。
  • 例句
    1. 他听到了父亲去世的消息,顿时余恸不已。2. 在葬礼上,她哭得余恸欲绝,让人心疼。
  • 记忆技巧
    可以将“余恸”与“悲痛哀恸”的意思联系起来,想象一个人因失去亲人或朋友而悲痛欲绝的样子,这样可以更容易记住这个成语的含义。
  • 延伸学习
    可以进一步了解其他与悲伤、哀恸相关的成语,如“哀痛欲绝”、“泪如雨下”等,以丰富自己的成语知识。举例不同年龄层学生对这个词语的造句:1. 小学生:奶奶去世后,我整天都余恸不已。2. 初中生:听到好友要搬到另一个城市,我感到非常的余恸。3. 高中生:在葬礼上,大家都余恸欲绝,纷纷送别逝去的亲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