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实
zì shí
  • 拼 音:zì shí
  • 注 音:ㄗㄧˋ ㄕㄧˊ
  • 繁体字:
  • 基本解释

    如实自报。《后汉书·王袭传》:“ 袭 深疾宦官专权,志在匡正,乃上书极言其状,请加放斥。诸黄门恐惧,各使宾客诬奏 袭 罪, 顺帝 命亟自实。” 三国 蜀 诸葛亮 《军令》:“令国中凡有游户,皆使自实,因録以益众可也。”《金史·循吏传·范承吉》:“军兴,民有为将士所掠而逃归者, 承吉 使吏遍諭,俾其自实,凡数千人。”《续资治通鉴·元世祖至元二十一年》:“ 约苏穆尔 即下令责民自实,使者旁午,随地置狱,株连蔓引,备极惨酷。”

  • 基本含义
    自己实现自己的价值和能力。
  • 详细解释
    自实是一个由“自”和“实”两个字组成的成语。其中,“自”表示自己,表示主动性和主观能动性;“实”表示实现,表示将内在的能力和价值转化为现实。因此,自实指的是通过自己的努力和实践,实现自身的价值和能力。
  • 使用场景
    自实多用于鼓励和劝诫的语境中,可以用来表达对他人的期望和鼓励,也可以用来自勉和自我激励。
  • 故事起源
    自实这个成语的起源可以追溯到《孟子·梁惠王上》一文中。故事中,孟子与梁惠王讨论人的本性,孟子认为人性本善,只要给予适当的教育和环境,每个人都有实现自己价值的能力。孟子说:“人皆有不足,自实者充之。”这句话后来演变成成语“自实”。
  • 成语结构
    主谓结构,由两个汉字组成。
  • 例句
    1. 他通过不断学习和努力工作,最终实现了自己的自实。2. 只有自实,才能真正发挥出自己的潜力。
  • 记忆技巧
    可以将“自实”拆分为“自己实现”,并与自己的努力和实践联系起来,帮助记忆这个成语的含义。
  • 延伸学习
    可以进一步了解孟子的思想,深入理解自实的含义和意义。举例不同年龄层学生对这个词语的造句:1. 幼儿园学生:我要好好学习,努力变得更厉害,实现自己的自实。2. 小学生:我希望通过参加各种活动,锻炼自己的能力,实现自己的自实。3. 中学生:我要制定明确的目标,努力学习,争取在考试中取得好成绩,实现自己的自实。4. 大学生:我要积极参与社会实践和实习,提升自己的专业能力,为将来的工作做好准备,实现自己的自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