仪轨
yí guǐ
  • 拼 音:yí guǐ
  • 注 音:ㄧˊ ㄍㄨㄟˇ
  • 繁体字:
  • 基本解释

    礼法规矩。《三国志·蜀志·诸葛亮传》:“ 诸葛亮 之治国也,抚百姓,示仪轨,约官职,示权制。” 南朝 宋 刘义庆 《世说新语·任诞》:“ 裴 曰:‘ 阮 方外之人,故不崇礼制;我辈俗中人,故以仪轨自居。’”《周书·周惠达传》:“ 惠达 与礼官损益旧章,至是仪轨稍备。”

  • 基本含义
    指古代祭祀时使用的仪式和规矩。
  • 详细解释
    仪轨是由“仪”和“轨”两个字组成的成语。仪指的是祭祀仪式,轨指的是规矩。仪轨用来形容祭祀仪式所遵循的规矩和仪式。这个成语也可以用来形容遵守规矩、守礼仪。
  • 使用场景
    仪轨这个成语常常用于形容人们遵守规矩、守礼仪。可以用于描述一个人举止端庄、守规矩,也可以用于形容一个组织或团体严格遵循规章制度。
  • 故事起源
    仪轨这个成语的起源可以追溯到古代的祭祀仪式。古代人们认为祭祀是与神灵沟通的重要方式,所以祭祀仪式非常庄重严肃,需要严格遵守规矩和仪轨。后来,仪轨这个成语逐渐引申为遵守规矩、守礼仪的意思。
  • 成语结构
    仪轨是一个名词性成语,由两个汉字组成。
  • 例句
    1. 他在公司里举止得体,守仪轨,深受领导的赏识。2. 这家企业一直以来都非常重视员工的仪轨教育,所以员工们都很规矩。
  • 记忆技巧
    可以通过联想记忆的方法来记忆仪轨这个成语。可以想象自己参加一场庄重严肃的祭祀仪式,需要严格遵守规矩和仪轨,这样就能够记住仪轨的含义。
  • 延伸学习
    如果你对中国古代的祭祀仪式感兴趣,可以进一步了解古代祭祀的礼仪和仪式,以及它们在中国文化中的重要性。你还可以学习其他与礼仪、规矩相关的成语,比如“礼尚往来”和“秉公无私”。举例不同年龄层学生对这个词语的造句:小学生:我们在学校要遵守学校的仪轨,不能随意乱扔垃圾。中学生:参加比赛要守仪轨,不能违规行为。大学生:在校园里要遵守校规,守仪轨,保持良好的学习和生活习惯。成年人:在工作中,我们要守仪轨,遵守公司的规章制度,保持良好的职业道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