诈捐门
  • 拼 音:
  • 注 音:
  • 繁体字:
  • 基本解释

    陈浩民早前就杭州横店涉嫌非礼陈嘉桓事件,登报公开道歉,并表示会捐款予护苗基金,陈嘉桓与师父冼国林原谅了他,事件才得以平息。陈浩民当时感谢冼国林及陈嘉桓宽宏大量,他会将这次事件铭记于心,引以为鉴。不过,陈浩民原来光说不做,护苗基金创办人萧芳芳前日出席“护苗”活动,踢爆未收到陈浩民的捐款,护苗基金亦没有接过陈浩民来电,触发新一场“诈捐门”!

    面对“诈捐门”事件,在横店拍戏的陈浩民说,自己说了捐款就一定会捐,只是时间问题而已,并激动地说“我已经作了爸爸了”,言外表达了强烈的责任感。

    对于陈浩民“诈捐”一事,其经纪人更是一问三不知,推脱陈浩民在横店拍戏,一切要联系上他再作回应。

    言必行,行必果,是做人的基本准则,每个人都不例外。

    没接过陈浩民来电

    护苗基金创办人萧芳芳前日出席“护苗”活动时,透露十分留意此事件,被问到是否收到陈浩民给“护苗”的捐款时,她说:“听闻过,但我不知道发生什么事,因为你们(传媒)压力,他才捐款给‘护苗’。”萧芳芳询问“护苗”发言人有没有收到钱,发言人表示未收到,亦没接过陈浩民来电,护苗基金发言人表示,他们不给设定任何期限要他(陈浩民)捐款。

    陈浩民强调只是时间问题

    对于被指未捐款,身在横店拍剧的陈浩民强调只是时间问题:“不是明天就是后天,说过捐就一定捐!我已经做了爸爸,要做榜样给女儿看,现在妻女安康,要努力工作赚奶粉钱!”但问到捐款数目,他即表示交由经理人林查理处理。而林查理接受采访时则指捐款已进行中:“浩民是一个有承诺的人,他说了捐就一定捐。(捐多少?)不能讲,做善事讲心不讲金。(冼师傅说超过30万?)不讲这个问题了!只可以说个数字和冼师傅有共识。”据知,陈浩民与马德钟同样会捐出30万元。

    而受害人陈嘉桓则透过母亲兼经理人Ronnie回应指不清楚,事件已交由冼国林师傅处理。至于冼国林师傅,则相信浩民不会食言:“因为这件事牵涉好多中间人,相信只是时间未配合到。” 

  • 基本含义
    指利用捐款、募捐等公益行为进行欺诈、骗取钱财的事件。
  • 详细解释
    诈捐门是由“诈捐”和“门”两个词组成的成语。诈捐指以欺骗手段骗取他人的捐款或募捐款项,门在这里表示事件或丑闻。诈捐门形容利用公益行为进行欺诈的事件,通常是指在公益活动中骗取捐款或募捐款项的行为。
  • 使用场景
    诈捐门通常用于描述公益事业中的欺诈行为。可以用于新闻报道、社会评论等场景,强调欺诈行为的严重性和对公益事业的损害。
  • 故事起源
    诈捐门一词起源于中国社会中发生的一系列欺诈募捐事件。这些事件引起了公众的广泛关注和愤慨,成为社会舆论的焦点。诈捐门成为了描述这类事件的代名词。
  • 成语结构
    成语诈捐门由两个词组成,其中“诈捐”是动词短语,表示欺骗捐款。而“门”则表示事件或丑闻。
  • 例句
    1. 这起诈捐门事件震惊了整个社会。2. 他因为参与了诈捐门事件,被判刑五年。
  • 记忆技巧
    可以通过联想记忆的方式记忆这个成语。可以想象一个门上面写着“诈捐”两个字,表示在门后面隐藏着欺骗和骗取的行为。
  • 延伸学习
    可以进一步了解相关的公益事业和募捐机构的诚信问题,加强对于诈捐行为的警惕。举例不同年龄层学生对这个词语的造句:小学生:听说有人在学校里搞了个诈捐门,骗了好多同学的钱。初中生:这个诈捐门事件已经成为社会的热点话题,大家都在议论纷纷。高中生:我们学校的学生会主席因为参与了诈捐门事件被取消了职务。大学生:希望社会能够加强对于公益事业的监管,避免出现诈捐门这样的事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