过立
guò lì
  • 拼 音:guò lì
  • 注 音:ㄍㄨㄛˋ ㄌㄧˋ
  • 繁体字:
  • 基本解释

    超过而立之年。 晋 陶潜 《祭从弟敬远文》:“年甫过立,奄与世辞。”《梁书·武帝纪上》:“且闻中间立格,甲族以二十登仕,后门以过立试吏,求之愚怀,抑有未达。”

  • 基本含义
    原指跳过,后来引申为逃避、回避。
  • 详细解释
    过立是由两个汉字组成的成语,过指跳过、越过,立指站立。过立的基本含义是跳过或越过某个地方,后来引申为逃避或回避某件事情或某个人。
  • 使用场景
    过立一般用于形容人们逃避或回避某个问题、某个责任或某个人。在日常生活中,我们可以用过立来描述某个人不敢面对现实,选择逃避困难或责任的行为。
  • 故事起源
    过立的故事起源于《淮南子·说山》。据传,古代有一位名叫杨震的学者,他曾经在文昌阁考试中得了第一名,但是他却因为害怕成为官员而逃避了这个机会。有人问他为什么不去做官,他回答说:“过立山水,即不敢行。”意思是说,他连过山水的勇气都没有,更不敢去承担做官的责任。从此以后,过立就成为了逃避或回避的象征。
  • 成语结构
    过立是由两个汉字组成的四字成语,属于形容词性成语。
  • 例句
    1. 他总是过立困难,从来不敢面对。2. 她过立责任,导致了整个项目的失败。
  • 记忆技巧
    可以通过联想记忆来记忆过立这个成语。可以想象自己站在一个山脚下,面对着一座高山。这时,你突然感到害怕,不敢跨过山脚下的小溪,选择逃避,这就是过立。
  • 延伸学习
    可以进一步学习与过立相关的成语,如过眼云烟、过河拆桥等,以加深对成语的理解和运用。举例不同年龄层学生对这个词语的造句:1. 小学生:我不敢告诉老师我忘带作业了,所以过立了。2. 初中生:我不敢去参加班级演讲比赛,所以过立了。3. 高中生:我不敢面对自己的缺点,所以一直过立着。4. 大学生:我不敢面对就业压力,所以选择继续读研究生,过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