应兵
yìng bīng
  • 拼 音:yìng bīng
  • 注 音:ㄧㄥˋ ㄅㄧㄥ
  • 繁体字:
  • 基本解释

    谓敌兵压境起而应战的军队。《文子·道德》:“用兵者五:有义兵,有应兵,有忿兵,有贪兵,有骄兵。”《汉书·魏相传》:“敌加於己,不得已而起者,谓之应兵,兵应者胜。” 唐 白居易 《议兵》:“相时观衅,取乱侮亡,不为祸先,敌至而应谓之应兵。” 宋 岳珂 《桯史·乾道受书札》:“彼必怒而以师临我,然后徐起应之,以逸待劳。此古人所谓应兵,其胜十可六七。” 明 唐顺之 《读<春秋>》:“夫侵伐,有贪兵,有愤兵,有应兵。”

  • 基本含义
    应兵是指对战争或危难时刻,主动响应号召,积极参与战斗或保卫工作。
  • 详细解释
    应兵是一个形容词性成语,由“应”和“兵”两个字组成。其中,“应”表示回应、响应,表明主动参与;“兵”表示军队、战斗,指战争或危难时刻。应兵的含义是指在战争或危险时刻,能够积极响应号召,主动参与战斗或保卫工作。
  • 使用场景
    应兵一词通常用于形容一个人在面临危机或困难时,能够积极主动地参与到解决问题的行动中。它可以用来形容军人、志愿者、救援队员等在面临危险时毫不犹豫地投入到战斗或救援中的精神状态。
  • 故事起源
    应兵这个成语的起源可以追溯到中国古代的战争时期。在古代战争中,国家面临外敌入侵或内乱时,会发布动员令号召人们参军或保卫家园。应兵一词正是形容那些能够积极响应号召,毫不犹豫地参军或保卫家园的人。
  • 成语结构
    应兵是一个由两个汉字组成的成语,没有特定的结构。
  • 例句
    1. 在抗洪救灾的关键时刻,许多年轻人应兵参与到了抢险救援工作中。2. 面对敌人的进攻,士兵们毫不犹豫地应兵上前,保卫了我们的家园。
  • 记忆技巧
    可以通过联想记忆的方法来记忆“应兵”这个成语。可以想象自己面临危险时,能够毫不犹豫地响应号召,积极参与战斗或保卫工作的情景,以帮助记忆这个成语的含义。
  • 延伸学习
    如果你对中国古代战争史感兴趣,可以进一步了解中国古代的战争策略、军事家等相关知识,以加深对“应兵”这个成语的理解。举例不同年龄层学生对这个词语的造句:1. 小学生:面对地震灾害,许多学生应兵参与到了紧急疏散工作中。2. 初中生:在学校举行的志愿者招募活动中,许多初中生应兵报名参加。3. 高中生:面对疫情的蔓延,很多高中生应兵加入到志愿者队伍中,为抗击疫情贡献自己的力量。4. 大学生:大学生应兵参军,是为了为国家的安全和发展做出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