凶民
xiōng mín
  • 拼 音:xiōng mín
  • 注 音:ㄒㄩㄥ ㄇㄧㄣˊ
  • 繁体字:
  • 基本解释

    凶顽之民。《三略·下略》:“一令逆则百令失,一恶施则百恶结,故善施於顺民,恶加於凶民,则令行而无怨。” 汉 王符 《潜夫论·遏利》:“故人有无德而富贵,是凶民之窃官位、盗府库者也,终必觉,觉必诛矣。” 北齐 颜之推 《颜氏家训·治家》:“父慈而子逆,兄友而弟傲,夫义而妇陵,则天之凶民,乃刑戮之所摄(慑),非训导之所移也。” 宋 苏轼 《上知府王龙图书》:“今民怯而不敢诉,其诉者,又不见省,幸而获省者,指目以为凶民,阴中其祸。”

  • 基本含义
    指凶恶的人,行为凶暴的人。
  • 详细解释
    凶民是由两个汉字组成的成语,凶意为凶恶,民意为人民。凶民指的是行为凶暴、凶恶的人,具有危害他人和社会的倾向。
  • 使用场景
    凶民这个成语通常用来形容那些恶劣行为的人,比如犯罪分子、暴力犯等。在文章、演讲或辩论中,可以使用凶民来形容那些不法之徒或社会上的恶势力。
  • 故事起源
    凶民这个成语的起源可以追溯到中国古代的法律制度。在古代,为了维护社会秩序和公平正义,法律对凶恶的人进行了严厉的惩罚。因此,凶民这个成语就形成了,用来提醒人们要警惕凶暴行为的存在。
  • 成语结构
    凶民由两个汉字组成,其中凶意为凶恶,民意为人民。
  • 例句
    1. 这个社会需要更多的法律来制裁凶民。2. 那个地区的治安不好,经常有凶民作案。3. 我们要联合起来,共同抵制凶民的行为。
  • 记忆技巧
    可以通过将凶民与凶恶的人联系起来,形成记忆联想。例如,可以想象一个凶恶的人在民众中制造恐慌和混乱的场景。
  • 延伸学习
    了解更多与凶民相关的成语和词语,如凶狠、凶暴、凶险等,可以帮助扩展对凶民的理解。举例不同年龄层学生对这个词语的造句:1. 小学生:那个欺负同学的人是一个凶民。2. 初中生:警察应该严厉打击凶民。3. 高中生:社会上的凶民给人们带来了很大的恐惧和不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