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食其言
  • 拼 音:
  • 注 音:
  • 繁体字:
  • 详细解释
  • 词语解释
    zì yì jī yán ㄗㄧˋ ㄧˋ ㄐㄧ ㄧㄢˊ

    自食其言 

    ◎ 自食其言 zìshí-qíyán

    [break one‘s promise] 自己说出的话不算数。比喻不守信用

  • 基本含义
    指说话者自己的话被自己所证明是错误的或不可行的情况。
  • 详细解释
    自食其言是一个形容词,用于形容一个人或团体在言辞上矛盾自相矛盾,自己的话语被自己所证明是错误的或不可行的情况。这个成语常常用来批评那些说话不负责任或言而无信的人。
  • 使用场景
    自食其言这个成语可以用在各种场景中,例如:1. 在政治上,用来批评那些在竞选时做出一些承诺,但在当选后却不履行承诺的政治家。2. 在商业上,用来指责那些打嘴炮、说大话但不兑现承诺的商人。3. 在日常生活中,可以用来形容那些说话不负责任、话不经过大脑的人。
  • 故事起源
    自食其言这个成语最早出现在《左传·襄公二十四年》中,故事发生在公元前543年的春秋时期。当时,晋国的国君襄公想要攻打齐国,他与他的大臣商议之后决定先派遣使者去齐国通知他们要攻打。然而,使者到达齐国后,却告诉齐国国君说晋国并没有攻打的意图,只是想试探一下齐国的反应。齐国国君对此表示疑惑并询问使者,使者却改口说晋国确实有攻打的意图。这个故事中的使者就是一个典型的自食其言的例子。
  • 成语结构
    自食其言的结构是“自食+ 其+ 言”。
  • 例句
    1. 他之前承诺会帮助我,但现在他却反对我,真是自食其言。2. 这家公司之前宣称他们的产品是最好的,结果却被证明是次品,他们真是自食其言。
  • 记忆技巧
    记忆自食其言这个成语可以使用以下方法:1. 可以将“自食”理解为“吃自己的”,将“其言”理解为“自己的话”,形象地表示一个人说的话被自己所证明是错误的或不可行的情况。2. 可以将自食其言与其它类似含义的成语进行对比记忆,例如“言而无信”、“口是心非”等。
  • 延伸学习
    如果你对中国成语感兴趣,可以进一步学习更多有趣的成语,了解它们的起源和用法。一些常见的成语包括“画蛇添足”、“亡羊补牢”、“狐假虎威”等。举例不同年龄层学生对这个词语的造句:1. 小学生:他答应过我会帮我捡书包,但是他没做到,他自食其言。2. 初中生:老师说我们要积极参加活动,结果她自己却没有参加,真是自食其言。3. 高中生:政客在选举时承诺要改善社会问题,但当选后却没有兑现,他们真是自食其言。4. 大学生:这个公司之前宣称他们的产品是最好的,结果却被证明是次品,他们真是自食其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