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乐
hú lè
  • 拼 音:hú lè
  • 注 音:ㄏㄨˊ ㄌㄜˋ
  • 繁体字:
  • 基本解释

    古代称西北方及北方民族和西域各地的音乐。《资治通鉴·唐肃宗至德元载》:“上皇每酺宴,先设太常雅乐坐部、立部,继以鼓吹、胡乐、教坊、府县散乐,杂戏。” 胡三省 注:“胡乐者, 龟兹 、 疏勒 、 高昌 、 天竺 诸部乐也。” 唐 元稹 《法曲》诗:“女为胡妇学胡妆,伎进胡音务胡乐。” 姚华 《曲海一勺·明诗》:“北曲虽起 金 元 ,似出塞外,颇疑血统,或杂异姓。然而 汉 唐 以来,胡乐侵入中原,何啻一二?”

  • 基本含义
    指胡闹、狂欢的欢乐。
  • 详细解释
    胡乐一词由“胡”和“乐”两个字组成。其中,“胡”指胡闹、狂妄,表示不受拘束、放纵自己的情绪;“乐”指欢乐、快乐,表示高兴、开心的心情。胡乐的基本含义即指胡闹、狂欢的欢乐,形容人们放松心情、尽情享受快乐时光。
  • 使用场景
    胡乐常用于描述人们在放松娱乐、欢庆节日或庆祝活动等场合中快乐的状态。它可以用来形容欢笑声、音乐声、舞蹈等喧闹的场景,也可以用来形容人们内心深处的快乐和满足感。
  • 故事起源
    胡乐一词最早出现在《战国策·魏策四》中,原文记载:“喜怒哀乐,忧思恐惧,举措胡乐,皆见于色。”此处的“胡乐”指的是人们放松心情、尽情享受快乐时光的状态。后来,这个词逐渐成为成语,用来形容狂欢的欢乐。
  • 成语结构
    主谓结构,由“胡”和“乐”两个字组成。
  • 例句
    1. 这个节日,人们齐聚一堂,胡乐狂欢,欢声笑语不绝于耳。2. 孩子们放学后,胡乐地奔向操场,尽情玩耍。
  • 记忆技巧
    可以将“胡乐”联想为一个人在狂欢的状态下,胡闹地奔跑、欢笑。可以通过与“胡闹”、“狂欢”等词语进行联想,加深记忆。
  • 延伸学习
    学习其他与快乐、欢乐相关的成语,如“乐不可支”、“笑逐颜开”等,丰富词汇量,提高语言表达能力。举例不同年龄层学生对这个词语的造句:1. 小学生:放学后,同学们胡乐地奔向操场,尽情玩耍。2. 初中生:假期里,我们一起去游乐园胡乐一番,度过了愉快的时光。3. 高中生:考试结束后,同学们胡乐地庆祝,放松了紧张的学习氛围。4. 大学生:毕业典礼上,同学们胡乐地庆祝自己的成就,迎接新的人生阶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