邯郸郭公
hán dān guō gōng
  • 拼 音:hán dān guō gōng
  • 注 音:ㄏㄢˊ ㄉㄢ ㄍㄨㄛ ㄍㄨㄙ
  • 繁体字:
  • 基本解释

    北齐 后主 高纬 ,雅好傀儡,时谓之 郭公 。 隆化 二年(公元577年)十二月辛酉,大败,为 北周 所虏。及将败,营 邯郸 。故称“邯郸郭公”。《乐府诗集·杂歌谣辞五·邯郸郭公歌》:“ 邯郸郭公 九十九,技两渐尽入 滕口 。大儿缘高冈,雉子东南走。不信吾言时,当看岁在酉。”

  • 基本含义
    指人心思不正,心术不正的人。
  • 详细解释
    邯郸郭公是中国古代寓言故事中的人物,他是一个心术不正的人。成语“邯郸郭公”用来形容人的内心不正直,心机深沉,经常以假意取悦他人,以谋求私利。
  • 使用场景
    这个成语通常用来形容那些表面上看起来很友善,但内心却别有用心、不可信任的人。可以在日常生活中用于形容那些善于伪装和欺骗他人的人。
  • 故事起源
    邯郸郭公的故事出自《战国策·赵策一》。据说邯郸郭公是战国时期赵国的一位官员,他表面上非常友善,但内心却阴险狡诈,通过虚伪的行为来迷惑和利用他人。因此,这个成语就以邯郸郭公的名字命名,用来形容那些心术不正的人。
  • 成语结构
    邯郸郭公是一个由两个地名和一个人名组成的成语。
  • 例句
    1. 他表面上看起来很友善,但实际上是个邯郸郭公。2. 小明之所以不相信他,是因为他觉得对方是个邯郸郭公。3. 这个人的行为总是让人感到不可信任,真是个邯郸郭公。
  • 记忆技巧
    可以将“邯郸郭公”这个成语与邯郸和郭公这两个地名联系起来,那里的人都以虚伪的行为闻名。可以通过联想来记忆这个成语的含义。
  • 延伸学习
    你可以通过阅读《战国策》等古代文献来了解更多关于邯郸郭公的故事和相关的历史背景。举例不同年龄层学生对这个词语的造句:1. 小学生:他假装帮我,其实是个邯郸郭公。2. 初中生:我不喜欢和那个同学一起做项目,他太邯郸郭公了。3. 高中生:这个政客在选举中表现得很友善,但我觉得他是个邯郸郭公。4. 大学生:在职场上,我们要小心那些邯郸郭公,不要被他们利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