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音
zhī yīn
  • 拼 音:zhī yīn
  • 注 音:ㄓㄧ ㄧㄣ
  • 繁体字:
  • 基本解释

    ◎ 知音 zhīyīn
    (1) [a friend keenly appreciative of one’s talents]∶古代伯牙善于弹琴,钟子期善于听琴,能从伯牙的琴声中听出他寄托的心意
    子期死, 伯牙绝弦,以无知音者。——《列子·汤问》
    (2) 后来用知音称知己,能赏识的人
    (3) [intimate friend; bosom friend]∶知心朋友

  • 近义词

    密友、老友、好友、心腹、相知、知交、知心、知友、挚友、知己、深交

  • 英文翻译

    1.a friend keenly appreciative of one's talents; bosom friend

  • 详细解释

    (1).通晓音律。《礼记·乐记》:“是故不知声者不可与言音,不知音者不可与言乐,知乐则几於礼矣。”《太平御览》卷五八一引 汉 桓谭 《新论》:“音不通千曲以上不足为知音。” 宋 周邦彦 《意难忘》词:“知音见説无双,解移宫换羽,未怕 周郎 。”《醒世恒言·黄秀才徼灵玉马坠》:“ 僖宗皇帝 ,妙选天下知音女子,入宫供奉。”
    (2).《列子·汤问》载: 伯牙 善鼓琴, 钟子期 善听琴。 伯牙 琴音志在高山, 子期 说“峩峩兮若 泰山 ”;琴音意在流水, 子期 说“洋洋兮若 江 河 ”。 伯牙 所念, 锺子期 必得之。后世遂以“知音”比喻知己,同志。 三国 魏 曹丕 《与吴质书》:“ 徐 、 陈 、 应 、 刘 ,一时俱逝,痛可言邪…… 伯牙 絶絃於 钟期 , 仲尼 覆醢於 子路 ,痛知音之难遇,伤门人之莫逮。” 唐 杜甫 《哭李常侍峄》诗:“斯人不重见,将老失知音。” 明 唐顺之 《谢病赠别高参政》诗:“逝将归旧林,復此别知音。” 浩然 《艳阳天》第六九章:“﹝ 弯弯绕 ﹞可见到‘知音’了,哪还肯白白地放过去呢?”
    (3).指对作品能深刻理解、正确评价的人。 南朝 梁 刘勰 《文心雕龙·知音》:“音实难知,知实难逢,逢其知音,千载其一乎!” 南唐 李中 《吉水县依韵酬华松秀才见寄》:“诗情冷淡知音少,独喜江皋得见君。” 鲁迅 《集外集拾遗·文艺的大众化》:“倘若说,作品愈高,知音愈少。那么,推论起来,谁也不懂的东西,就是世界上的绝作了。”

  • 基本含义
    知己,好朋友
  • 详细解释
    指能够真正了解彼此、心灵相通的朋友。
  • 使用场景
    用于形容与自己有着相同理念、共同兴趣、彼此了解的朋友。
  • 故事起源
    《汉书·杨震传》中有一段故事,杨震为了治理乱世,担任了大将军的职位,但他却被一些人背离了初衷。这时,有两位朋友前来探访,他们是杨震的知己,能够真正理解他的决策和苦衷。因此,知音一词由此而来。
  • 成语结构
    知音由两个汉字组成,知和音,分别表示“了解”和“声音”。结构简单明了。
  • 例句
    1. 他是我最好的知音,我们彼此心灵相通。2. 在困难的时候,她总是站在我这边,是我最可靠的知音。
  • 记忆技巧
    将知音与了解、心灵相通等概念联系起来,形成一个形象,可以帮助记忆这个成语的含义。
  • 延伸学习
    可以学习其他含有“知音”成语的词语,如知己知彼、知音警钟等,进一步扩展对这个概念的理解。举例不同年龄层学生对这个词语的造句:1. 小学生:我和我的好朋友是知音,我们经常一起玩耍。2. 初中生:在学校里,我找到了一个知音,我们一起学习进步。3. 高中生:我在音乐社团里结识了一个知音,我们一起演奏出美妙的音乐。4. 大学生:在大学里,我遇到了一位知音,我们一起追求理想,共同成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