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详细解释
-
- 词语解释
- yī chuí dìng yīn ㄧ ㄔㄨㄟˊ ㄉㄧㄥˋ ㄧㄣ
一槌定音
见“ 一锤定音 ”。
-
- 基本含义
- 用一次敲打来确定事物的结果或决定。
-
- 详细解释
- 一槌定音是指通过一次敲打来确定事物的结果或决定。它比喻通过一次决断或决策就能够解决问题或确定事物的发展方向,不需要再进行其他考虑或讨论。
-
- 使用场景
- 一槌定音常用于形容一个人或一个团队在面对困难或抉择时,能够迅速做出决断并采取行动,不拖泥带水。这个成语也可以用于形容一个人的决策能力强,能够迅速做出正确的决定。
-
- 故事起源
- 《淮南子·说山》记载了一个故事,说的是春秋时期的鲁国大夫子产参加了鲁国的国宴,宴会上有一位宾客表演了一曲琴曲,乐曲结束后,子产用一槌敲了一下桌子,表示赞赏。这个故事中的一槌定音,成为后来形容通过一次决断或决策来确定事物的成语。
-
- 成语结构
- 成语“一槌定音”由四个字组成,分别是“一”、“槌”、“定”、“音”。
-
- 例句
- 1. 这个项目的方案已经经过充分讨论,现在只需要一槌定音就可以了。2. 面对困难,他总是能够迅速做出决断,一槌定音。
-
- 记忆技巧
- 可以将“一槌定音”拆分成“一槌”和“定音”两部分进行记忆。可以想象一个人拿着槌子,敲打一次,然后事物的结果就被定下来了。
-
- 延伸学习
- 了解更多与决策相关的成语,如“一鸣惊人”、“一锤定音”等。举例不同年龄层学生对这个词语的造句:1. 小学生:老师问我要不要参加篮球比赛,我毫不犹豫地回答:“一槌定音,我要参加!”2. 初中生:面对选择文科还是理科的问题,我决定一槌定音,选择理科。3. 高中生:考试前夜,我经过认真思考后,下定决心:“一槌定音,我要努力复习,争取取得好成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