翰厉
hàn lì
  • 拼 音:hàn lì
  • 注 音:ㄏㄢˋ ㄌㄧˋ
  • 繁体字:
  • 基本解释

    犹激越。 晋 索靖 《草书状》:“骋辞放手,雨行冰散。高音翰厉,溢越流漫。”

  • 基本含义
    形容文章或书法笔力雄健,有才华。
  • 详细解释
    翰厉原指毛笔的笔势雄健有力,后来泛指文章或书法的笔力雄健,有才华。形容文采斐然,才华出众。
  • 使用场景
    常用于夸奖文学作品或书法作品的才华横溢,也可用于形容人的才华出众。
  • 故事起源
    翰厉一词最早见于《礼记·玉藻》:“翰者,属羽也;厉者,磨也。”翰厉原指毛笔的笔势雄健有力,有如磨砺而成的刀锋。后来,翰厉的含义逐渐扩展,泛指文章或书法的笔力雄健,有才华。
  • 成语结构
    翰厉是由两个汉字组成的固定搭配。
  • 例句
    1. 他的文章翰厉有力,充满了才华。2. 这幅字画笔力翰厉,气势雄浑。
  • 记忆技巧
    可以联想翰厉的发音“hàn lì”与“汉力”,汉字的文化底蕴和力量,引申为文章或书法的雄健才华。可以想象一把磨砺而成的刀锋,代表着才华横溢的文学作品。
  • 延伸学习
    可以进一步学习其他形容文学才华的成语,如“文采飞扬”、“才华横溢”等。举例不同年龄层学生对这个词语的造句:1. 小学生:他的书法真翰厉,写得很漂亮。2. 初中生:这篇文章翰厉之处在于用词准确,句子结构紧凑。3. 高中生:他的诗歌作品翰厉雄奇,展现了他的才华。4. 大学生:这幅字画的笔势翰厉有力,给人一种震撼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