龟纽
guī niǔ
  • 拼 音:guī niǔ
  • 注 音:ㄍㄨㄟ ㄋㄧㄨˇ
  • 繁体字:
  • 基本解释

    (1).雕成龟形的印钮。《淮南子·说林训》:“龟纽之璽,贤者以为佩。” 汉 卫宏 《汉官旧仪补遗》卷上:“列侯黄金印龟纽,文曰印;丞相、大将军黄金印龟纽,文曰章。” 晋 干宝 《搜神记》卷二十:“﹝ 孔愉 ﹞及后以功封 餘不亭侯 。铸印而龟钮左顾,三铸如初。”《隋书·礼仪志六》:“皇太子,金璽龟钮。” 南朝 宋 谢灵运 《辞禄赋》:“解龟纽於城邑,反褐衣於丘窟。” 唐 权德舆 《郴州换印缄遣之际率成三韵因寄李二兄员外使君》:“行看换龟纽,奏最謁 承明 。”
    (2).代称官印。

  • 基本含义
    指人或事物固执、顽固不化,不肯改变或接受新事物。
  • 详细解释
    龟纽一词中的“龟”指乌龟,因其顽固不化的性格而得名;“纽”指系在箱子、门等物体上的纽扣。比喻人或事物固执、不愿改变。
  • 使用场景
    常用于形容某人对于新观念、新事物或新思想持有固执的态度,不愿意接受变化或进步。
  • 故事起源
    龟纽的起源可以追溯到中国古代的寓言故事《乌龟和纽扣》。故事中,一只乌龟发现了一颗漂亮的纽扣,它试图将纽扣固定在自己的背上。然而,乌龟的背壳太硬,无法穿透纽扣的眼孔。乌龟不愿放弃,一直试图用力扭动纽扣,最终因为过度努力而死去。这个故事告诉人们,顽固不化的态度可能会导致不必要的损失。
  • 成语结构
    主要由“龟”和“纽”两个字组成。
  • 例句
    1. 他是个龟纽,对于任何新的想法都不肯接受。2. 这家公司老板太龟纽了,不愿意采纳员工的建议。
  • 记忆技巧
    可以通过联想乌龟固执地扭动纽扣的形象来记忆这个成语。
  • 延伸学习
    可以进一步学习相关的成语,如“固执己见”、“坚持己见”等,以加深对固执顽固态度的理解。举例不同年龄层学生对这个词语的造句:1. 小学生:我有一个朋友很龟纽,不喜欢尝试新的食物。2. 初中生:我的爷爷对于电子产品很龟纽,不愿意学习如何使用手机。3. 高中生:有些老师对于新的教学方法很龟纽,坚持使用传统的教学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