驿使
yì shǐ
  • 拼 音:yì shǐ
  • 注 音:ㄧˋ ㄕㄧˇ
  • 繁体字:
  • 基本解释

    ◎ 驿使 yìshǐ
    [estafette] 古代驿站传送朝廷文书者

  • 详细解释

    (1).传递公文、书信的人。《后汉书·东平宪王苍传》:“自是朝廷每有疑政,輒驛使諮问。” 唐 杜甫 《黄草》诗:“ 秦中 驛使无消息, 蜀 道兵戈有是非。” 王闿运 《上张侍讲启》:“每询驛使,知寓 南昌 ,虽推靡至之怀,尤望俛贤而就。”
    (2).指外族通译的信使。驛,通“ 译 ”。《后汉书·鲜卑传》:“及南单于附 汉 ,北虏孤弱,二十五年, 鲜卑 始通驛使。” 刘攽 校曰:“案,驛当作译。”
    (3).借指梅花。 宋 陆游 《老学庵笔记》卷八:“国初尚《文选》,当时文人专意此书,故草必称王孙,梅必称驛使,月必称望舒,山水必称清暉。” 宋 朱淑真 《绛都春·梅》词:“寒阴渐晓,报驛使探春,南枝早开。”参见“ 驛使梅花 ”。

  • 基本含义
    指古代传递公文、传令的官员或使者。
  • 详细解释
    驿使是指古代官府设立的驿站中的官员,负责传递公文、传令等重要任务。他们通常骑马或乘车奔走于驿站之间,将消息迅速传递给各地。这个成语引申为传递消息或传递信息的人。
  • 使用场景
    驿使这个成语常用于形容快速传递消息、传递信息的人或事物。可以用来形容快速传递消息的网络、传媒等。
  • 故事起源
    驿使一词最早出现在《左传·僖公十一年》中。当时,楚国百姓对于战争消息非常关注,楚国的国君僖公派驿使传递战争消息给百姓,以安抚民心。这个故事中的驿使成为了传递重要消息的象征。
  • 成语结构
    主体部分为“驿使”,没有其他结构。
  • 例句
    1. 他就像一只驿使,把消息传递给每个人。2. 这个新闻网站就像一位驿使,每天传递着最新的消息。
  • 记忆技巧
    可以将“驿使”与快速传递消息的形象联系起来,例如想象一个驿使骑着快马飞驰而过,迅速将消息传递给各个地方。
  • 延伸学习
    可以了解古代驿站的历史和发展,以及古代传递消息的方式和工具。举例不同年龄层学生对这个词语的造句:1. 小学生:我的爸爸就像一位驿使,每天都快速传递我妈妈的话给我。2. 初中生:新闻记者就像现代的驿使,通过新闻报道传递着社会的各种信息。3. 高中生:互联网的快速发展使得信息传递更加迅捷,我们每个人都可以成为驿使。4. 大学生:在现代社会,快递员就像驿使一样,将包裹迅速送达给收件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