指言
zhǐ yán
  • 拼 音:zhǐ yán
  • 注 音:ㄓㄧˇ ㄧㄢˊ
  • 繁体字:
  • 基本解释

    犹指陈。 唐 元稹 《<白氏长庆集>序》:“比比上书言得失,因为《贺雨》《秦中吟》等数十章,指言天下事,时人比之《风》《骚》焉。” 唐 白居易 《与元九书》:“启奏之外,有可以救济人病,裨补时闕,而难於指言者,輒咏歌之,欲稍稍递进闻於上。”《宋史·哲宗纪二》:“侍从中书舍人以上各举所知二人,权侍郎以上举一人,仍指言所堪任职。”参见“ 指陈 ”。

  • 基本含义
    以言辞直接指向某人或某事,直言不讳。
  • 详细解释
    指言是由“指”和“言”两个字组成的成语。其中,“指”表示直指,指向;“言”表示言辞、语言。指言的基本含义是直接用言辞指向某人或某事,直言不讳,毫不隐瞒。
  • 使用场景
    指言常用于形容直率坦诚、直截了当地表达意见或批评他人的行为。它强调说话直接、不拐弯抹角,不回避问题,直接指出问题所在。常用于形容人言辞直接、坦率,不畏惧他人的反对或批评。
  • 故事起源
    指言的故事起源于中国古代的《左传》。传说,春秋时期,齐国有个叫孟尝君的人,他非常直率,言辞直指,不畏惧权贵。有一次,孟尝君向齐国君主直言劝谏,勇敢地指出了他的错误。由于孟尝君的直言不讳,齐国君主非常感激他,以后对他更加尊重。从此,人们用“指言”来形容直率坦诚的言辞。
  • 成语结构
    指言是一个由两个汉字组成的成语。
  • 例句
    1. 他的指言直接点出了问题的症结所在。2. 我们需要有人敢于指言,勇敢地说出真相。
  • 记忆技巧
    可以将“指言”与直接指向的意思联系起来,想象一个人用手指向一个目标,直截了当地表达自己的意见。
  • 延伸学习
    除了指言,还有一些类似的成语,如“直言不讳”、“直指问题的症结”等,都表示直率坦诚地表达意见或批评他人的行为。举例不同年龄层学生对这个词语的造句:1. 幼儿园学生:老师,我要指言,你的画真好看!2. 小学生:我们班的班长很会指言,总是直接告诉我们哪些地方需要改进。3. 中学生:老师,我敢指言,这次考试的题目真的太难了!4. 大学生:作为学生代表,我要指言,学校图书馆的座位太少了,需要增加。希望以上的学习指南对你有所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