枝梧
zhī wú
  • 拼 音:zhī wú
  • 注 音:ㄓㄧ ㄨˊ
  • 繁体字:
  • 基本解释

    ◎ 枝梧,枝捂 zhīwú,zhīwú
    (1) [prevaricate]∶支吾
    枝梧其词
    (2) [resist]∶抗拒;抵触
    莫敢枝梧
    (3) [support]∶支持;支撑
    药物枝梧病渐苏

  • 英文翻译

    1.[书] prevaricate; equivocate; hum and haw

  • 详细解释

    (1).斜而相抵的支柱。引申为对抗,抵挡。《史记·项羽本纪》:“当是时,诸将皆慴服,莫敢枝梧。” 裴駰 集解:“ 如淳 曰:‘梧音悟。枝梧犹枝捍也。’ 瓚 曰:‘小柱为枝,邪柱为梧,今屋梧邪柱是也。’” 唐 杜甫 《夜听许十一诵诗爱而有作》诗:“ 陶 谢 不枝梧,风骚共相激。” 清 毛世楷 《武昌》诗:“枝梧 蜀 汉 争持角,控制东南欲建瓴。”
    (2).支撑,支持。 北魏 郦道元 《水经注·漯水》:“其庙阶三成,四周栏槛上阶之上,以木为圆基,令互相枝梧,以版砌其上。” 宋 陆游 《村居书事》诗:“药物枝梧病渐苏,门前野老笑相呼。” 元 詹本 《春日携客游武夷》诗:“山脚健枝梧,百里插苍峭。”
    (3).犹支吾。说话含混躲闪。 清 钱泳 《履园丛话·臆论·水利》:“中丞问两宰云:‘贵县城周围几里?有几门?’两宰枝梧,茫然不能对。” 清 和邦额 《夜谭随录·棘闱志异》:“同舍 俞生 , 江阴 诸生也。甫毕头场,即治任,众怪而问之,言语枝梧,而颜色悽楚。” 范文澜 《中国近代史》第四章第五节:“但 俄国 并未按照原数送给,且‘枝梧不肯教演施放’, 奕訢 空拟了一个‘训练八旗兵丁’的计划。”

  • 基本含义
    形容人的才能或品德高尚,如同大树的枝叶一样茂盛。
  • 详细解释
    比喻人的才能或品德高尚,如同大树的枝叶一样茂盛。枝梧中的“枝”指树枝,表示人的才能;“梧”指梧桐树,比喻高尚的品德。这个成语形象地比喻了人的才能或品德的卓越。
  • 使用场景
    可以用于形容一个人的才能或品德非常出众,是一种褒义的赞美方式。适用于各种场合,如赞美一个人的学问、技艺、品德等方面的优秀之处。
  • 故事起源
    《左传·僖公二十九年》记载了一个故事。春秋时期,鲁国有个叫孔梧的人,他在学问、技艺和品德方面都非常出众,被人们称赞为“枝梧”。后来,这个成语就以孔梧为典故,成为形容人才能或品德高尚的成语。
  • 成语结构
    主语+谓语+宾语
  • 例句
    1. 他在学术界是一棵枝梧,被广泛认可和赞赏。2. 她的善良和乐于助人的品质让她成为了社区里的一棵枝梧。
  • 记忆技巧
    可以通过联想梧桐树的形象来记忆这个成语。想象一个梧桐树上长满了茂盛的枝叶,表示一个人的才能或品德非常出众,如同枝梧一样。
  • 延伸学习
    可以进一步学习其他与才能或品德相关的成语,如“才高八斗”、“品行端正”等。举例不同年龄层学生对这个词语的造句:1. 小学生:我哥哥在学校里是一棵枝梧,他的成绩和品德都非常好。2. 初中生:老师说我是班上的一棵枝梧,让我要保持学习的努力和积极向上的品质。3. 高中生:在高考中,只有成为一棵枝梧的学生才能有机会被名校录取。4. 大学生:大学生应该努力成为一棵枝梧,不仅要有学术上的成就,也要具备良好的品德和社会责任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