指拨
zhǐ bō
  • 拼 音:zhǐ bō
  • 注 音:ㄓㄧˇ ㄅㄛ
  • 繁体字:
  • 基本解释

    (1).以指弹拨乐器的弦。用左手扣弦、揉弦是指法,用右手顺手下拨或反手回拨是拨法,合称“指拨”。 唐 元稹 《琵琶歌》:“自后流传指拨衰, 崑崙 善才徒尔为。” 宋 欧阳修 《于刘功曹家见杨直讲女奴弹琵琶》诗:“娇儿身小指拨硬,功曹厅冷絃索鸣。” 元 马致远 《青衫泪》第三折:“这琵琶不是野调,好似 裴兴奴 指拨。”
    (2).指点;指挥。《朱子语类》卷四十:“ 曾参 、 曾点 父子两人絶不类, 曾子 随事上做,细微曲折,做得极烂熟了,才得圣人指拨,一悟即了当。”《初刻拍案惊奇》卷十七:“知观又指拨把檯桌搭成一桥,恰好把孝堂路逕塞住。” 茅盾 《子夜》四:“你也不用发忧,还有你老子是识途老马,慢慢地来指拨你罢!”

  • 英文翻译

    1.【经】 allocate

  • 基本含义
    指点引导。
  • 详细解释
    指拨是一个动词成语,指的是通过指点或引导来帮助他人解决问题或指导他人行动。它表示人们在困惑或迷失时,得到他人的指引和帮助,从而找到正确的方向。
  • 使用场景
    指拨常用于形容在学习、工作或生活中需要他人指导或帮助的情况。它可以用来形容老师教导学生、长辈指导晚辈、领导指导下属等情境。
  • 故事起源
    《史记·封禅书》中有这样一个故事:春秋时期,晋国国君桓公非常欣赏鲍叔牙的才能,决定封他为国师。有一天,桓公问鲍叔牙:“你认为我有什么才能?”鲍叔牙回答:“您虽然没有才能,但是您懂得听取智者的指点和建议,这就是您的才能。”桓公听后非常高兴,认为鲍叔牙的话非常有道理,从此以后,人们开始使用“指拨”这个成语来形容接受他人指点和建议的行为。
  • 成语结构
    动词 + 动词
  • 例句
    1. 老师经常指拨我们,让我们知道如何正确学习。2. 领导的指拨让我明白了自己的不足之处,我会更加努力改进。
  • 记忆技巧
    可以将“指拨”拆分成两个部分,指和拨。指可以联想到手指,拨可以联想到拨弦。通过手指的指点和拨弦的动作,我们可以将这个成语与帮助、指导的含义联系起来。
  • 延伸学习
    可以进一步学习其他与帮助、指导相关的成语,如“指导迷津”、“授人以渔”等。举例不同年龄层学生对这个词语的造句:小学生:老师经常指拨我们,让我们知道如何正确完成作业。初中生:老师的指拨让我明白了学习的方法和技巧。高中生:老师的指拨帮助我找到了适合自己的学习方向。大学生:导师的指拨让我在研究领域更加深入地探索。成年人:在工作中,我们常常需要向领导请教和接受指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