支离疏
zhī lí shū
  • 拼 音:zhī lí shū
  • 注 音:ㄓㄧ ㄌㄧˊ ㄕㄨ
  • 繁体字:
  • 基本解释

    亦省作“ 支离 ”。《庄子》寓言人物。肢体畸形,于世无补,而坐受赈济。《庄子·人间世》:“ 支离疏者 ,颐隐於脐,肩高於顶,会撮指天,五管在上,两髀为脇。挫鍼治繲,足以餬口;鼓筴播精,足以食十人。上徵武士,则 支离 攘臂而游於其间;上有大役,则 支离 以有常疾不受功;上与病者粟,则受三钟与十束薪。” 唐 权德舆 《古人名诗》:“从此 直不疑 , 支离疏 世事。” 宋 黄庭坚 《次韵师厚病间》之三:“古来 支离疏 ,粟帛王所仁。”

  • 基本含义
    形容事物分散、松散、不完整。
  • 详细解释
    支离疏是由三个汉字组成的成语,其中“支”表示支离分散,“疏”表示松散不紧密。这个成语形容事物的结构或组织不完整,缺乏紧密的联系。
  • 使用场景
    支离疏常用于形容事物的组织或结构松散、不完整,常见于描述事物的状态、关系或组织结构等方面。
  • 故事起源
    关于支离疏的故事起源并不清楚,但这个成语在古代文献中已经出现,用于描述事物的分散、松散的特点。
  • 成语结构
    支离疏是一个形容词+形容词+形容词的结构。
  • 例句
    1. 这个团队的组织太支离疏了,缺乏有效的协作和沟通。2. 这篇文章的结构支离疏,需要重新整理。
  • 记忆技巧
    可以通过联想记忆来记忆这个成语。想象一个支架上的物体散落在地上,松散不紧密的样子,这就是支离疏的形象。
  • 延伸学习
    除了支离疏,还有一些类似的成语可以学习,如“支离破碎”、“支离破碎”等,它们都形容事物的分散、松散的特点。举例不同年龄层学生对这个词语的造句:1. 小学生:我的玩具碎了,变得支离疏了。2. 初中生:这个组织的成员分散在各个地方,感觉有点支离疏。3. 高中生:这篇文章的逻辑结构很支离疏,需要重新整理。4. 大学生:这个团队的合作关系很支离疏,需要加强沟通和协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