庸儒
yōng rú
  • 拼 音:yōng rú
  • 注 音:ㄩㄥ ㄖㄨˊ
  • 繁体字:
  • 基本解释

    平庸的儒者。 唐 刘知几 《史通·惑经》:“岂与夫庸儒末学,文过饰非,使夫问者缄辞杜口,怀疑不展,若斯而已哉!”

  • 基本含义
    指庸碌无能的儒生,也用来形容学识浅薄、无能的人。
  • 详细解释
    庸儒是由“庸”和“儒”两个字组成的成语。其中,“庸”指平庸、无能,表示一个人没有任何才能或者能力;“儒”指儒家学派,代表儒家学说和儒家的行为准则。庸儒一词形容的是一个学识浅薄、无能的人,特指儒家学派中没有真正学到东西的人。
  • 使用场景
    庸儒一词常用于形容那些只学了一点皮毛,却自以为是的人。在日常生活中,我们可以用庸儒来批评那些只会空谈而不实际行动的人。
  • 故事起源
    庸儒一词最早出自《史记·孔子世家》,记载了鲁国有个叫庸人的人,他自称是孔子的弟子,但却没有真正学到东西,只是空有儒家的外表而已。后来,庸人的行为被人们所嘲笑,逐渐演变成了现在的成语“庸儒”。
  • 成语结构
    庸儒是一个形容词短语,由两个汉字组成。
  • 例句
    1. 他自称是个学者,但实际上只是个庸儒而已。2. 这个人整天只会说大话,根本是个庸儒。
  • 记忆技巧
    可以通过将“庸儒”与“浑如”的发音相近来记忆。想象一个庸碌无能的人,嘴里说的话就像浑浊一样,没有任何实质内容。
  • 延伸学习
    如果想进一步了解儒家学派和儒家思想,可以学习《论语》等经典著作,深入了解儒家的价值观和行为准则。举例不同年龄层学生对这个词语的造句:1. 小学生:他整天只会背书,根本就是个庸儒。2. 初中生:这个同学虽然成绩不错,但只会死记硬背,没有真正的理解,简直就是个庸儒。3. 高中生:那个自称是学霸的同学,其实只是个庸儒而已,没有真正的学术能力。4. 大学生:这个人只会在课堂上表现,却没有实际的能力,简直就是个庸儒。希望以上学习指南对您有所帮助!